第6章 社会篇:古人工作,什么行业最赚钱(4 / 7)
官员调转或进京述职,也可以帮人捎带信件,前提是你得有个做官的朋友。有的官员朋友太多,出行时帮人捎带信件也会成为负担。《世说新语》就有一则故事:东晋有个官员叫殷洪乔,在豫章(江西南昌)做郡守。他从南京述职后回豫章,当地的朋友就托他捎带信件,好家伙,一共有100多封信!到了南京以后,殷洪乔把这些信全扔到了水里,嘴里念叨:“沉者自沉,浮者自浮,我殷洪乔又不是信差!”其实这事在今天也有类似的版本:你要出国旅行,突然好多朋友让你去免税店帮忙买东西带回来,给你列了长长一个单子,你说烦不烦?
除了熟人捎带,寄信的第二种方式是找专门的代理人邮寄。亲戚朋友出差可遇不可求,而有的行业则是定期规律性出差,比如说古代的商人群体。商人经常出去行商,走南闯北,速度也快。所以找商人捎带信件是很不错的选择。商人捎带需要付费,一般是几十文到上百文不等,折合今天百八十块钱。送到目的地时,如果收信人热情好客,还会留捎信人吃顿饭。
另外,古代还有专业的信客,专门以帮人传递信件或物品为业,是那个时代的快递小哥。信客这一职业一直到20世纪还存在,余秋雨就写过散文《信客》,对其有细致的回忆。
古人寄信,都会把信放在密封的细长筒里面,一般是竹筒,这样既能保证信件不被损坏,也能保证隐私安全。这种装信的桶叫作“邮筒”,在唐朝时就有这一称呼了,并一直沿用至今。
古代还有用飞鸽传书的,但成功率比较低。距离近一点的还行,远的就很难了,毕竟鸽子没有GPS导航系统。飞鸽传书一般只能飞单程,寄信人从出发地出来时带着鸽子,到目的地把信件拴在鸽子身上,让鸽子飞回出发地送信。你想让鸽子飞到别的地方送信?不好意思,鸽子做不到啊!另外,有些地方的人爱吃鸽子,鸽子送信途中甚至可能“因公殉职”。王老师生活的城市长春,旁边有个伊通县就以烧烤鸽子闻名,很难有鸽子能够活着飞过伊通的上空。虽然飞鸽传书成功率较低,但古人也有提高成功率的办法,用多只鸽子传递内容相同的信件,活着飞回去的概率就大了。
在家书抵万金的时代,收到家人或朋友的信件是十分不易的事,所以才会倍感幸福,这种幸福感在通讯发达的今天是很难体会到的。所以古人倍加珍视信件背后所带来的情感慰藉,那才叫“纸短情长”。在车马慢的时代,情侣间写一封信寄出,收到时可能已过去半年。所以说那个时代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”,不像现在,手机随时可以撩一撩,半年时间都谈完好几场恋爱了。
59 古人如何运输“加急快递”
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”大家都知道杨贵妃爱吃荔枝。然而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,杨贵妃的荔枝是怎么运输的呢?
首先我们得先了解荔枝的运输距离。杨贵妃吃的荔枝,可能有两个产地,一是巴蜀,二是岭南。巴蜀是今天的四川和重庆一带,唐朝时那里的气候比现在暖和,盛产荔枝,杨贵妃吃的荔枝可能产自合江或涪陵。岭南即两广和海南一带,至今依然是各种水果的重要产地。杨贵妃当时住在唐朝的都城长安,巴蜀到长安的距离相对还算比较近,有二千多里,北上越过秦岭就可到达。尽管如此,唐玄宗为了心爱的人能更快一点吃到荔枝,还动用国家力量,为运送荔枝修建了“高速公路”。早在秦朝时,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,全国就已修建起四通八达的国家级道路。之后的历代王朝又沿用并扩建,组成了我国古代的全国道路交通网。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从长安南下子午谷,翻越秦岭,通往汉中、巴蜀的“子午道”。唐玄宗就是在子午道的基础上,修整开辟出一条更为便捷的路线,并沿途设立驿站,用来运输荔枝,所以历史上又称之为“荔枝道”。
“荔枝道”上的最快运输速度有多快呢?当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,范阳到长安郊外的华清宫相距一千五百公里,六天之后,唐玄宗就得知了这一消息,可见当时最高的行路速度可达每天二百五十公里。“荔枝道”运送荔枝的速度应该和这个差不了太多,一千多公里的路程,快马加鞭五天也就送到了,只怕会累死狂奔的“皇家快递小哥”。
快马运输,道路会很颠簸,荔枝很容易就会被挤压成“荔枝汁”。而且荔枝收获时节的天气很炎热,搞不好就会腐烂变质。但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新鲜完好的。《新唐书》记载:“妃嗜荔枝,必欲生致之,乃置驿传送,走数千里,味未变已至京师。”当时是怎么做到保鲜运输的呢?王老师看过两种说法。
第一种是“竹筒保鲜运输法”。采摘下的新鲜荔枝,连枝带叶放于竹筒中并用泥巴密封,这样运输既保鲜又防压。第二种运输法更为用心,可称“木箱低温运输法”。制作一个带夹层的木箱,在夹层里填充棉花和羊毛,将新鲜的荔枝和冰块一起放入木箱内部并密封,便可保证运输时箱内低温保鲜。此方法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冷链运输技术,通过这种方法运输到长安的荔枝,色香味俱全。
杨贵妃也吃岭南的荔枝。两广地区光照时间长,荔枝的味道更甘甜。《新唐书》中便有杨贵妃吃岭南荔枝的记载:“杨贵妃嗜鲜荔枝,岭南节度使张九章乃置骑传送,奔走数千里至京师。”多说一句,这个张九章,就是那个写出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的大诗人张九龄的弟弟。杨贵妃得宠时,各地官员争相进贡,张九章因进贡荔枝得到了皇帝的垂青,官至户部侍郎。可岭南到长安得有二千多公里的路程,前面说过,唐朝最快的运输速度是一天二百五十公里。二千多公里的路程,得要10天的时间,荔枝烂了怎么办呢?一种比较靠谱的推测是“荔枝树整棵运输法”:在荔枝将熟还未熟时,就连根带土地将整棵荔枝树移植到盆里,然后用船水运北上。快运到长安的时候,荔枝也快熟了,这时将荔枝摘下,再用驿站快马加鞭运到长安。
看来,古代皇帝撩妹子也是个技术活。但杨贵妃也因爱吃荔枝而背上了历史黑锅,包括杜牧在内的一大票人,恨不得将唐朝的衰败都归咎于杨贵妃。其实岭南进贡荔枝的历史在汉高祖时就开始了,那时的南越王就进贡过荔枝。到了汉武帝时,还曾将荔枝树移植到长安上林苑。但长安气候养不活荔枝,汉武帝因此还杀了看护荔枝树的人。一直到清朝乾隆时,还有福建进贡荔枝的记载。帝王们吃荔枝没事,杨贵妃吃荔枝就国将不存,这是什么道理?红颜祸水的根源还是在于她们背后的男人,女人只是背黑锅的而已。
60 古人出行如何认路
今天我们去陌生的地方旅行,无论是开车自驾,还是背包步行,都不用担心迷路,因为现在的导航设备太发达了。就在十几年前,还没有这样发达的导航设备,司机开车远行,只能靠随身携带的道路交通图。到了陌生的城市里,如果想找一个具体的地方,地图又没有详细标注,那你就得找向导了。那时候,每个城市入城的公路旁,都会有许多“职业向导”,手持一张白纸站在路边招揽生意,纸上写着“指路十元”之类的。这种向导一般都是当地人,对当地的道路交通非常熟悉。
那在没有导航且交通欠发达的古代,古人出行是如何认路的呢?
古代的交通工具落后,但道路交通网还是比较普及的。秦朝统一天下后,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,正式建成了连接全国的道路交通网,将以前各诸侯国的主干道路连接起来,并将道路的标准和车轨宽度统一,这就是“车同轨”制度。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沿袭了秦朝的做法——江山要想坐得住,先修全国高速路。
这种政府主持规划并修建的道路,古代称之为官道,也做传递官方信息的驿道使用。官道的主干线以都城为核心,向地方最高一级的行政单位和大都市辐射。干线下面又有若干分支,连接地方上所有的城镇。以清朝为例,官道分为三个等级。第一等级是“官马大路”,从都城北京向全国辐射,是通往各大省城的官道干线,这类道路相当于今天的收费高速公路。第二等级是“大路”,主要从省城通往该省下辖的各重要城市,类似今天的国道。第三等级是“小路”,从大路或各重要城市通往下属城镇,相当于今天的省道。所以,沿着官路走,基本能到达全国各个城镇。
那古人怎么能知道官路的分布和走向呢?靠的也是交通地图,古时候叫作“路程书”。特别是宋朝以后,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,大量商人要在全国走南闯北,需要有具体的道路指导,各类水陆路程书和地图就应运而生。路程书记载主要道路的分布和走向,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。明朝时最著名的路程书是《一统路程图记》,它既是一部路程书,也是一部行商指南。另外,官员进京述职,也需要路程书和地图指导赶路。据《古杭杂记》记载,宋朝时“驿路有白塔桥,印卖《朝京里程图》,士大夫往临安,必买以批阅”。
使用路程书和地图的时候,要如何识别路线方向正确,不走偏呢?古代的主路两旁都栽有树木,可以以此辨别道路的走向。《国语·周语》载:“列树以表道。”路旁栽树的目的,一是能够方便过往路人庇荫纳凉,二是表明路的走向。所以,只要沿着规则排列的树木走,基本不会跑偏。
那如何判断走了多远呢?古代的主要官道上,官府会沿途每隔一段距离就建一座驿站。唐朝时,全国“凡三十里一驿”;宋元两朝,六十里一驿;明朝时,六十里或八十里一驿。驿站的功能类似于今天的高速公路服务区,里面可以吃饭、住宿、换马等,但只为官府服务。尽管一般民众不能享受驿站服务,但可以根据驿站判断行路的距离和此刻所处的位置。今天我们在高速路上行车时,就可以通过里程牌来判断目的地的距离。而古代也有类似的“里程碑”。至少从东汉开始,官道上就已经设置了用于判断距离的“堠”。堠是一座小土堆,每五里设置一座,当作判断距离的标记,是为古代的“里程碑”。
在岔路口如何判断走哪条路呢?古代也有类似路标的指示牌。在湖南邵阳地区,至今还有古代遗留下来的道路指示牌,叫作“挡箭碑”。“挡箭碑”立于道路交叉口,碑上有字,会标明左走某处、右走某处、前面是哪方、后面是何地。如果没有路标,最笨的办法就是到路口找人问路,一般重要道路的交叉口都是交通要道,即便没有驿站,也会有人烟。还需要说明的是,古人出行不太爱走陆路,如果有水路能走,一定不会选择陆路。特别是隋朝开通大运河后,南北行走的商人,大多会选择到运河沿线的码头乘船赶路。如果是走运河,基本上就不会走丢,毕竟没有跑偏的机会。
61 古人上学要花多少钱
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,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越来越强。为子女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是每个家长的心头大事,为此买学区房,报课外班,各种“为孩子的明天”努力。也正因此,教育费用成为许多家庭开支中的大头儿。那么,古代的学校什么样?学费贵不贵呢?
中国古代的学校分为两大系统,一是官学,二是私学。
所谓官学,是指中央朝廷和地方各级官府直接创办和管理的学校。中央级别的官学,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太学和国子监。地方官学,就是各级行政区划内官府办的学校,又称乡学或学宫。《周礼》称:“乡有庠(xiánɡ),州有序,党有校,闾有塾。”庠、序、校、塾就是古代地方各级学校的名称,后两个名称我们熟悉,但前两个名称大部分人是不知其含义的。记得读大学时,我们历史学院大厅有面镜子,上面漆有四个字“荫泽庠序”。当时大部分同学都不认识第三个字,更别提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。后来我们终于明白了,这就是荫泽学校的意思。
西周时,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学就已经蓬勃发展,形成了“学在官府”的传统。官学本身,既是学校,也是政府机构,教师也是由官员兼任。西周的官学是不收学费的,以后历朝历代的官学也大多免费。那官学的经费来源是哪里呢?主要是靠政府拨款,还有士绅商人的捐赠。宋朝时,由于人口数量庞大,官学学生太多了,光靠拨款和捐赠难以满足官学开支。于是,宋朝开创了一种“学田”制度。所谓学田,就是国家拨给学校或者学校自行购置一定数量的土地,作为学校的固定资产并租给附近的农民耕种,所获得的收益就可以用作官学的开支。后来中央的国子监也开始实行学田制度。学田制,为以后各朝各代教育经费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,保证了官学的免费就读。
官学不光免费就读,有时候还能领到一些零花钱。比如宋代的太学,不光免学费,吃住也免费,学生每月还可领1000文。宋代1000文,其购买力大约合现在的800元,这些钱现在的大学生也够花了,要知道,这是除了吃住以外的纯零花钱。当然,在古代能上官学也是很不容易的。初期,官学就读的大多是贵族子弟,属于权贵阶层;唐宋之际,官学开始向平民子弟打开大门,但得是学习特别好的才俊。古代官学的免费,有点类似于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大学免费。那时候读大学,不光免费,还管吃管住,毕业还分配工作。
需要注意的一个现象是,古代的官学也会收一些自费生。比如汉代的中央太学有两类学生,“正式生”和“特别生”。正式生由中央直接选拔入学,属于公费生,政府还发俸禄;特别生由地方选送到太学,属于自费生,尽管也不需要交学费,但没有俸禄,食宿费用需要自理。所以,太学中有些贫寒的子弟,需要一边学习一边做小工,这就跟今天的打工上学类似。 ↑返回顶部↑
除了熟人捎带,寄信的第二种方式是找专门的代理人邮寄。亲戚朋友出差可遇不可求,而有的行业则是定期规律性出差,比如说古代的商人群体。商人经常出去行商,走南闯北,速度也快。所以找商人捎带信件是很不错的选择。商人捎带需要付费,一般是几十文到上百文不等,折合今天百八十块钱。送到目的地时,如果收信人热情好客,还会留捎信人吃顿饭。
另外,古代还有专业的信客,专门以帮人传递信件或物品为业,是那个时代的快递小哥。信客这一职业一直到20世纪还存在,余秋雨就写过散文《信客》,对其有细致的回忆。
古人寄信,都会把信放在密封的细长筒里面,一般是竹筒,这样既能保证信件不被损坏,也能保证隐私安全。这种装信的桶叫作“邮筒”,在唐朝时就有这一称呼了,并一直沿用至今。
古代还有用飞鸽传书的,但成功率比较低。距离近一点的还行,远的就很难了,毕竟鸽子没有GPS导航系统。飞鸽传书一般只能飞单程,寄信人从出发地出来时带着鸽子,到目的地把信件拴在鸽子身上,让鸽子飞回出发地送信。你想让鸽子飞到别的地方送信?不好意思,鸽子做不到啊!另外,有些地方的人爱吃鸽子,鸽子送信途中甚至可能“因公殉职”。王老师生活的城市长春,旁边有个伊通县就以烧烤鸽子闻名,很难有鸽子能够活着飞过伊通的上空。虽然飞鸽传书成功率较低,但古人也有提高成功率的办法,用多只鸽子传递内容相同的信件,活着飞回去的概率就大了。
在家书抵万金的时代,收到家人或朋友的信件是十分不易的事,所以才会倍感幸福,这种幸福感在通讯发达的今天是很难体会到的。所以古人倍加珍视信件背后所带来的情感慰藉,那才叫“纸短情长”。在车马慢的时代,情侣间写一封信寄出,收到时可能已过去半年。所以说那个时代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”,不像现在,手机随时可以撩一撩,半年时间都谈完好几场恋爱了。
59 古人如何运输“加急快递”
“一骑红尘妃子笑,无人知是荔枝来。”大家都知道杨贵妃爱吃荔枝。然而在交通并不发达的古代,杨贵妃的荔枝是怎么运输的呢?
首先我们得先了解荔枝的运输距离。杨贵妃吃的荔枝,可能有两个产地,一是巴蜀,二是岭南。巴蜀是今天的四川和重庆一带,唐朝时那里的气候比现在暖和,盛产荔枝,杨贵妃吃的荔枝可能产自合江或涪陵。岭南即两广和海南一带,至今依然是各种水果的重要产地。杨贵妃当时住在唐朝的都城长安,巴蜀到长安的距离相对还算比较近,有二千多里,北上越过秦岭就可到达。尽管如此,唐玄宗为了心爱的人能更快一点吃到荔枝,还动用国家力量,为运送荔枝修建了“高速公路”。早在秦朝时,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,全国就已修建起四通八达的国家级道路。之后的历代王朝又沿用并扩建,组成了我国古代的全国道路交通网。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从长安南下子午谷,翻越秦岭,通往汉中、巴蜀的“子午道”。唐玄宗就是在子午道的基础上,修整开辟出一条更为便捷的路线,并沿途设立驿站,用来运输荔枝,所以历史上又称之为“荔枝道”。
“荔枝道”上的最快运输速度有多快呢?当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造反,范阳到长安郊外的华清宫相距一千五百公里,六天之后,唐玄宗就得知了这一消息,可见当时最高的行路速度可达每天二百五十公里。“荔枝道”运送荔枝的速度应该和这个差不了太多,一千多公里的路程,快马加鞭五天也就送到了,只怕会累死狂奔的“皇家快递小哥”。
快马运输,道路会很颠簸,荔枝很容易就会被挤压成“荔枝汁”。而且荔枝收获时节的天气很炎热,搞不好就会腐烂变质。但杨贵妃吃到的荔枝是新鲜完好的。《新唐书》记载:“妃嗜荔枝,必欲生致之,乃置驿传送,走数千里,味未变已至京师。”当时是怎么做到保鲜运输的呢?王老师看过两种说法。
第一种是“竹筒保鲜运输法”。采摘下的新鲜荔枝,连枝带叶放于竹筒中并用泥巴密封,这样运输既保鲜又防压。第二种运输法更为用心,可称“木箱低温运输法”。制作一个带夹层的木箱,在夹层里填充棉花和羊毛,将新鲜的荔枝和冰块一起放入木箱内部并密封,便可保证运输时箱内低温保鲜。此方法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冷链运输技术,通过这种方法运输到长安的荔枝,色香味俱全。
杨贵妃也吃岭南的荔枝。两广地区光照时间长,荔枝的味道更甘甜。《新唐书》中便有杨贵妃吃岭南荔枝的记载:“杨贵妃嗜鲜荔枝,岭南节度使张九章乃置骑传送,奔走数千里至京师。”多说一句,这个张九章,就是那个写出“海上生明月,天涯共此时”的大诗人张九龄的弟弟。杨贵妃得宠时,各地官员争相进贡,张九章因进贡荔枝得到了皇帝的垂青,官至户部侍郎。可岭南到长安得有二千多公里的路程,前面说过,唐朝最快的运输速度是一天二百五十公里。二千多公里的路程,得要10天的时间,荔枝烂了怎么办呢?一种比较靠谱的推测是“荔枝树整棵运输法”:在荔枝将熟还未熟时,就连根带土地将整棵荔枝树移植到盆里,然后用船水运北上。快运到长安的时候,荔枝也快熟了,这时将荔枝摘下,再用驿站快马加鞭运到长安。
看来,古代皇帝撩妹子也是个技术活。但杨贵妃也因爱吃荔枝而背上了历史黑锅,包括杜牧在内的一大票人,恨不得将唐朝的衰败都归咎于杨贵妃。其实岭南进贡荔枝的历史在汉高祖时就开始了,那时的南越王就进贡过荔枝。到了汉武帝时,还曾将荔枝树移植到长安上林苑。但长安气候养不活荔枝,汉武帝因此还杀了看护荔枝树的人。一直到清朝乾隆时,还有福建进贡荔枝的记载。帝王们吃荔枝没事,杨贵妃吃荔枝就国将不存,这是什么道理?红颜祸水的根源还是在于她们背后的男人,女人只是背黑锅的而已。
60 古人出行如何认路
今天我们去陌生的地方旅行,无论是开车自驾,还是背包步行,都不用担心迷路,因为现在的导航设备太发达了。就在十几年前,还没有这样发达的导航设备,司机开车远行,只能靠随身携带的道路交通图。到了陌生的城市里,如果想找一个具体的地方,地图又没有详细标注,那你就得找向导了。那时候,每个城市入城的公路旁,都会有许多“职业向导”,手持一张白纸站在路边招揽生意,纸上写着“指路十元”之类的。这种向导一般都是当地人,对当地的道路交通非常熟悉。
那在没有导航且交通欠发达的古代,古人出行是如何认路的呢?
古代的交通工具落后,但道路交通网还是比较普及的。秦朝统一天下后,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,正式建成了连接全国的道路交通网,将以前各诸侯国的主干道路连接起来,并将道路的标准和车轨宽度统一,这就是“车同轨”制度。以后的历朝历代都沿袭了秦朝的做法——江山要想坐得住,先修全国高速路。
这种政府主持规划并修建的道路,古代称之为官道,也做传递官方信息的驿道使用。官道的主干线以都城为核心,向地方最高一级的行政单位和大都市辐射。干线下面又有若干分支,连接地方上所有的城镇。以清朝为例,官道分为三个等级。第一等级是“官马大路”,从都城北京向全国辐射,是通往各大省城的官道干线,这类道路相当于今天的收费高速公路。第二等级是“大路”,主要从省城通往该省下辖的各重要城市,类似今天的国道。第三等级是“小路”,从大路或各重要城市通往下属城镇,相当于今天的省道。所以,沿着官路走,基本能到达全国各个城镇。
那古人怎么能知道官路的分布和走向呢?靠的也是交通地图,古时候叫作“路程书”。特别是宋朝以后,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,大量商人要在全国走南闯北,需要有具体的道路指导,各类水陆路程书和地图就应运而生。路程书记载主要道路的分布和走向,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。明朝时最著名的路程书是《一统路程图记》,它既是一部路程书,也是一部行商指南。另外,官员进京述职,也需要路程书和地图指导赶路。据《古杭杂记》记载,宋朝时“驿路有白塔桥,印卖《朝京里程图》,士大夫往临安,必买以批阅”。
使用路程书和地图的时候,要如何识别路线方向正确,不走偏呢?古代的主路两旁都栽有树木,可以以此辨别道路的走向。《国语·周语》载:“列树以表道。”路旁栽树的目的,一是能够方便过往路人庇荫纳凉,二是表明路的走向。所以,只要沿着规则排列的树木走,基本不会跑偏。
那如何判断走了多远呢?古代的主要官道上,官府会沿途每隔一段距离就建一座驿站。唐朝时,全国“凡三十里一驿”;宋元两朝,六十里一驿;明朝时,六十里或八十里一驿。驿站的功能类似于今天的高速公路服务区,里面可以吃饭、住宿、换马等,但只为官府服务。尽管一般民众不能享受驿站服务,但可以根据驿站判断行路的距离和此刻所处的位置。今天我们在高速路上行车时,就可以通过里程牌来判断目的地的距离。而古代也有类似的“里程碑”。至少从东汉开始,官道上就已经设置了用于判断距离的“堠”。堠是一座小土堆,每五里设置一座,当作判断距离的标记,是为古代的“里程碑”。
在岔路口如何判断走哪条路呢?古代也有类似路标的指示牌。在湖南邵阳地区,至今还有古代遗留下来的道路指示牌,叫作“挡箭碑”。“挡箭碑”立于道路交叉口,碑上有字,会标明左走某处、右走某处、前面是哪方、后面是何地。如果没有路标,最笨的办法就是到路口找人问路,一般重要道路的交叉口都是交通要道,即便没有驿站,也会有人烟。还需要说明的是,古人出行不太爱走陆路,如果有水路能走,一定不会选择陆路。特别是隋朝开通大运河后,南北行走的商人,大多会选择到运河沿线的码头乘船赶路。如果是走运河,基本上就不会走丢,毕竟没有跑偏的机会。
61 古人上学要花多少钱
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,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越来越强。为子女创造良好的教育条件是每个家长的心头大事,为此买学区房,报课外班,各种“为孩子的明天”努力。也正因此,教育费用成为许多家庭开支中的大头儿。那么,古代的学校什么样?学费贵不贵呢?
中国古代的学校分为两大系统,一是官学,二是私学。
所谓官学,是指中央朝廷和地方各级官府直接创办和管理的学校。中央级别的官学,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太学和国子监。地方官学,就是各级行政区划内官府办的学校,又称乡学或学宫。《周礼》称:“乡有庠(xiánɡ),州有序,党有校,闾有塾。”庠、序、校、塾就是古代地方各级学校的名称,后两个名称我们熟悉,但前两个名称大部分人是不知其含义的。记得读大学时,我们历史学院大厅有面镜子,上面漆有四个字“荫泽庠序”。当时大部分同学都不认识第三个字,更别提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。后来我们终于明白了,这就是荫泽学校的意思。
西周时,中央和地方的各级官学就已经蓬勃发展,形成了“学在官府”的传统。官学本身,既是学校,也是政府机构,教师也是由官员兼任。西周的官学是不收学费的,以后历朝历代的官学也大多免费。那官学的经费来源是哪里呢?主要是靠政府拨款,还有士绅商人的捐赠。宋朝时,由于人口数量庞大,官学学生太多了,光靠拨款和捐赠难以满足官学开支。于是,宋朝开创了一种“学田”制度。所谓学田,就是国家拨给学校或者学校自行购置一定数量的土地,作为学校的固定资产并租给附近的农民耕种,所获得的收益就可以用作官学的开支。后来中央的国子监也开始实行学田制度。学田制,为以后各朝各代教育经费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范例,保证了官学的免费就读。
官学不光免费就读,有时候还能领到一些零花钱。比如宋代的太学,不光免学费,吃住也免费,学生每月还可领1000文。宋代1000文,其购买力大约合现在的800元,这些钱现在的大学生也够花了,要知道,这是除了吃住以外的纯零花钱。当然,在古代能上官学也是很不容易的。初期,官学就读的大多是贵族子弟,属于权贵阶层;唐宋之际,官学开始向平民子弟打开大门,但得是学习特别好的才俊。古代官学的免费,有点类似于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大学免费。那时候读大学,不光免费,还管吃管住,毕业还分配工作。
需要注意的一个现象是,古代的官学也会收一些自费生。比如汉代的中央太学有两类学生,“正式生”和“特别生”。正式生由中央直接选拔入学,属于公费生,政府还发俸禄;特别生由地方选送到太学,属于自费生,尽管也不需要交学费,但没有俸禄,食宿费用需要自理。所以,太学中有些贫寒的子弟,需要一边学习一边做小工,这就跟今天的打工上学类似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