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57章 四王鼎立(1 / 2)
吕布远征军的回归,也宣告恒武国武力恢复至巅峰水准,让孙曹刘等人好生紧张了一下,担心商戢会趁势发起统一战争。
不过让他们松了一口气的是,商戢似乎并无此意,仍旧慢条斯理的增强对北方、西域、倭国等区域的统治。
接下来一年,商戢军一下子进入了沉寂期。
没见任何大规模兵力调动,也没有发生大的战争,一时间平静的让人有些难以置信。
倒是南方的孙曹刘三家大动作不断,吸足了眼球。
首先,曹刘联军通过血战,终于成功拿下身毒全境。身毒区传奇帝王阿育王,也是身毒区唯一一位ss级武将被关羽所杀,孔雀帝国崩溃,曹刘二人瓜分了庞大的身毒区,兵锋直指中亚各国。
与曹刘二人相比,孙策这边也毫不示弱。不但掌握了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全境,还将触角伸到了澳区,并且在西澳站稳了脚跟。
如果单纯的从领域面积计算,孙曹刘二人控制区的面积并不比商戢少多少,而此时的华夏区更是成了超级巨无霸,所有与华夏区相邻的国区尽数被吞并,无一幸免。
而随着孙曹刘三人势力范围越来越大,三人野心也开始膨胀。
首先是曹操,在曹操的控制下,故荆州牧刘表之子刘琮以曹操有大功于国为名,奏请朝廷以恒武王旧历,册封曹操为魏王。
这消息是刘表通过公开渠道,向还在长安的刘辩上书的,奏章一出,当即激起了千层浪。
刘辩当然不敢擅自做主,立即征(请)求(示)商戢的意见。
同时,曹操还开始在荆州境内造势,各路情愿人马层出不穷,大有不册封曹操为王我们就造反的架势,各地的名士也纷纷出声,声援曹操。
此外,刘备、孙策也公开发声,支持刘琮的奏请,支持封曹操为王。
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这就是他们三人商量好的,现在只不过是唱双簧罢了。
对于曹操封王的要求,商戢也有些犹豫,不过最终与众臣商议了一番,还是决定准许。
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明显了,即使商戢拒绝,曹操仍然可以以民意所属众望所归的方式称王,不过这样一来,刘辩那本就不多的作用就彻底清零了。
现在以刘辩的名义册封曹操为王,无论事实上是怎么回事,但理论上仍旧是大汉朝廷的下属,商戢在大义上还能沾点便宜,虽然这点作用越来越鸡肋,但有总比没有强!
最终,在商戢的默许下,刘辩通过了刘琮的奏请,册封曹操为魏王,华夏区第二位王者新鲜出炉。
正如商戢所料,在曹操封王的第二个月,故益州牧之子刘璋,故交州牧士燮分别以同样的名义,奏请朝廷册封刘备和孙策为王。
这次商戢都没犹豫,直接通过。
孙策被封吴王,刘备被封蜀王。
刘备倒是想要汉王的名义,可现在刘辩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呢,你要个汉王岂不是摆明了要谋反?所以根据刘辩的册封旨意,刘备只能在汉中王和蜀王之中二选一。
汉中王的逼格明显比蜀王、吴王、魏王之类的低一级,刘备自然不会选,故而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个让他颇为不爽的蜀王名号。
至此,吴王建都建业,蜀王建都成都,魏王建都襄阳,恒武王建都新都(规划中的都城,名曰新都,目前还在建设中),天下一分为四,四王鼎立的格局正是形成。
不过比较尴尬的是,商戢这位恒武王的国力明显要比其它三王强出一头,这点无论是从军队质量还是将领质量上都能体现出来,其它三人也心知肚明。
所以,魏蜀吴三王已经做好了随时跑路的准备,一旦势头不对,他们三人就分别撤往澳洲、身毒当地,去海外当个逍遥天子。
为此,这三王没少做准备,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孙策。这几年来,孙策将劫掠来的钱财大部分都砸到了水师身上,在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建业等地修建了大量的造船厂。
因为海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,吴国水师发展及其迅猛,不过仅仅两三年的功夫,已经有了商戢军水师与波邪联军水师决战前的实力。
反倒是这两年商戢军水师没啥动作,有些销声匿迹的架势,以至于外界不少人都认为吴国水师力量已经超越了恒武国。 ↑返回顶部↑
不过让他们松了一口气的是,商戢似乎并无此意,仍旧慢条斯理的增强对北方、西域、倭国等区域的统治。
接下来一年,商戢军一下子进入了沉寂期。
没见任何大规模兵力调动,也没有发生大的战争,一时间平静的让人有些难以置信。
倒是南方的孙曹刘三家大动作不断,吸足了眼球。
首先,曹刘联军通过血战,终于成功拿下身毒全境。身毒区传奇帝王阿育王,也是身毒区唯一一位ss级武将被关羽所杀,孔雀帝国崩溃,曹刘二人瓜分了庞大的身毒区,兵锋直指中亚各国。
与曹刘二人相比,孙策这边也毫不示弱。不但掌握了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印度尼西亚全境,还将触角伸到了澳区,并且在西澳站稳了脚跟。
如果单纯的从领域面积计算,孙曹刘二人控制区的面积并不比商戢少多少,而此时的华夏区更是成了超级巨无霸,所有与华夏区相邻的国区尽数被吞并,无一幸免。
而随着孙曹刘三人势力范围越来越大,三人野心也开始膨胀。
首先是曹操,在曹操的控制下,故荆州牧刘表之子刘琮以曹操有大功于国为名,奏请朝廷以恒武王旧历,册封曹操为魏王。
这消息是刘表通过公开渠道,向还在长安的刘辩上书的,奏章一出,当即激起了千层浪。
刘辩当然不敢擅自做主,立即征(请)求(示)商戢的意见。
同时,曹操还开始在荆州境内造势,各路情愿人马层出不穷,大有不册封曹操为王我们就造反的架势,各地的名士也纷纷出声,声援曹操。
此外,刘备、孙策也公开发声,支持刘琮的奏请,支持封曹操为王。
明眼人都能看出来,这就是他们三人商量好的,现在只不过是唱双簧罢了。
对于曹操封王的要求,商戢也有些犹豫,不过最终与众臣商议了一番,还是决定准许。
现在的局势已经很明显了,即使商戢拒绝,曹操仍然可以以民意所属众望所归的方式称王,不过这样一来,刘辩那本就不多的作用就彻底清零了。
现在以刘辩的名义册封曹操为王,无论事实上是怎么回事,但理论上仍旧是大汉朝廷的下属,商戢在大义上还能沾点便宜,虽然这点作用越来越鸡肋,但有总比没有强!
最终,在商戢的默许下,刘辩通过了刘琮的奏请,册封曹操为魏王,华夏区第二位王者新鲜出炉。
正如商戢所料,在曹操封王的第二个月,故益州牧之子刘璋,故交州牧士燮分别以同样的名义,奏请朝廷册封刘备和孙策为王。
这次商戢都没犹豫,直接通过。
孙策被封吴王,刘备被封蜀王。
刘备倒是想要汉王的名义,可现在刘辩名义上还是天下共主呢,你要个汉王岂不是摆明了要谋反?所以根据刘辩的册封旨意,刘备只能在汉中王和蜀王之中二选一。
汉中王的逼格明显比蜀王、吴王、魏王之类的低一级,刘备自然不会选,故而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个让他颇为不爽的蜀王名号。
至此,吴王建都建业,蜀王建都成都,魏王建都襄阳,恒武王建都新都(规划中的都城,名曰新都,目前还在建设中),天下一分为四,四王鼎立的格局正是形成。
不过比较尴尬的是,商戢这位恒武王的国力明显要比其它三王强出一头,这点无论是从军队质量还是将领质量上都能体现出来,其它三人也心知肚明。
所以,魏蜀吴三王已经做好了随时跑路的准备,一旦势头不对,他们三人就分别撤往澳洲、身毒当地,去海外当个逍遥天子。
为此,这三王没少做准备,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孙策。这几年来,孙策将劫掠来的钱财大部分都砸到了水师身上,在菲律宾、马来西亚、建业等地修建了大量的造船厂。
因为海量的资金和资源投入,吴国水师发展及其迅猛,不过仅仅两三年的功夫,已经有了商戢军水师与波邪联军水师决战前的实力。
反倒是这两年商戢军水师没啥动作,有些销声匿迹的架势,以至于外界不少人都认为吴国水师力量已经超越了恒武国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