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章 情感篇:古人谈恋爱,不在七夕节(2 / 3)
接下来是第四道程序,叫作“纳征”。“纳征”就是男方家给女方家送聘礼,用我们今天的话说,就是给彩礼。那古人的彩礼都送啥呢?按照古礼,彩礼主要有三类:一是“玄缥”,就是用深红和浅红两种颜色组成的衣物;二是“束帛”,当时五匹为一束,也就是送去五匹长的帛;三是“俪皮”,就是成双的鹿皮。看来古人最初还是比较淳朴的,送的彩礼基本上都是结婚过日子的居家用品。当然,从另一个角度看,这也是那时物资匮乏的表现。改革开放前大家送的彩礼基本上也都是水盆、暖瓶、被罩之类的居家用品。改革开放后,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,大家基本不送东西了,都改送钱了。因为生活富裕了,大家啥也不缺了,就缺钱。古代也是这种情形,最初送皮帛等御寒之料,后来就主要送真金白银了。所以,古人也称其为“聘金”或“纳币”。
古人送的彩礼数额的确很高,但并不是“来而不往”的单向送礼。男方送女方家厚重的彩礼,女方家同样也要置办丰厚的嫁妆。特别是宋朝,流行厚嫁之风。很多时候,宋朝人不是娶不起,而是嫁不起。苏轼的弟弟苏辙,为了给女儿置办嫁妆,特意卖了他在河南新乡购置的一块好地,凑了“九千四百缗”钱嫁女,他在日记里说这叫“破家嫁女”。九千四百缗就是9400贯,咱们前面算过,宋朝一贯钱的购买力折合今天的800元,也就是说苏辙给女儿置办的嫁妆折合今天700万元左右。厚嫁之风在江南地区尤甚。南宋有个叫郑庆一的女子出嫁,嫁妆包括500亩土地、30间商铺,还有10万贯铜钱——这些东西拿到今天得上亿了!
古人嫁女为何要给这么多嫁妆呢?主要有两点原因:第一是贴补家用,让女儿的婚后生活更舒适些。在宋代,女性拥有一定的财产权,女方的嫁妆婚后归自己支配,夫家不能随意取用,否则会被人瞧不起。此外,厚嫁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:嫁妆越多,女儿婚后在夫家就越有地位。《三朝北盟会编》记载了一个有关嫁妆的故事。说宋朝秦桧投降金军后被外派任务,其妻王氏担心自己被丢下,就故意吵闹说:“我嫁到你们秦家,那可是明媒正娶,光嫁妆就有20万贯,我父亲给这么贵的嫁妆就是想让我和你共度余生,你现在想把我丢在这里吗?”这段对骂是故意演给金人看的,金人最终同意了王氏随秦桧同行,看来金人也知道这么贵的嫁妆是不能“辜负”的。
纳征之后是不是就要结婚了?别着急,还有第五道程序叫作“请期”。就是男方家择定婚礼的日期,备礼告知女方家,并征得其同意,民间俗称“提日子”。这道程序也比较简单,但也要占卜,也要送礼。送的礼比较简单,一般还用大雁。哈哈,大雁招谁惹谁了?
婚姻六礼的最后一道程序就是迎亲,即我们今天常说的婚礼仪式。迎亲礼是古今婚姻中最为繁缛的仪式,还总在变化。但无论怎么变,无非两类环节,第一类是家庭关系的确认,比如新妇在男家的“认大小”“斟酒”“献茶”等;另一类是对新人们的祝愿,如“献四喜汤”“迎轿”“下轿”“祭拜天地”“行合晋礼”等。
通过以上对古代婚姻六礼的叙述,你是否感觉到有点脑袋疼?无论古今,结婚都是头等难的事!
44 古代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
今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结婚都是在上午,并且一定要在正午12点之前,只有二婚才会在下午办婚礼。但是天津除外,据说天津市区里的人都是在下午举办婚礼。而在南方,很多地方都是在下午甚至晚上结婚。那古人结婚是在什么时间呢?
古人结婚多是在黄昏傍晚时分,结婚的“婚”字,最初就是代表黄昏的意思,“婚”字是通“昏”字的。唐朝的《仪礼注疏》就说:“士娶妻之礼,以昏为期,因而名焉。”在下午黄昏结婚,是自周朝就有的悠久传统。
古人下午结婚并不是草率的决定,而是沿袭了上古时代抢婚制度中的传统。早期人类社会的婚姻制度并不成熟,也没有明媒正娶一说。最初都是群婚,还是族内群婚,就是说你的老婆都是你的姐姐妹妹们。总在一个群体里结婚,时间久了,多少有些视觉疲劳。而且有时候部落内的女人还不够用,毕竟蛋糕太小了不够分。作为补充,原始居民就到族外其他的部落抢女人回来结婚,称为掠夺婚,也叫抢婚。
抢婚的时候,部落的男子组队冲进对方部落,看见型号差不多的妇女,扛起来就跑,抢回去就是自己的媳妇。既然是抢,就要选择夜色渐暗的黄昏,这样的天色有利于行动隐蔽。有的朋友可能会说,那半夜去抢岂不是更好吗?月黑风高啥也看不见,更隐蔽!是啊,半夜啥也看不见的确隐蔽,但抢媳妇时脸也看不见,抢回来是个大妈咋办?万一抢回来个男的岂不更糟心?所以上古时代的抢婚都选择在黄昏。后来的婚姻制度演进为明媒正娶了,但婚礼的时间依旧沿袭了上古的传统。
其实人类的很多行为与传统都映射着上古时代生活的影子,婚礼习俗就是典型的代表。比如说自古以来传统的中式婚礼中,新娘子都要头戴盖头。有的学者就认为:戴盖头的目的是蒙住新娘的眼睛,防止新娘认出回家的路,其目的和土匪绑票时蒙住人质的眼睛是一个道理。
黄昏结婚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传统,后来,随着少数民族南下中原,原先中原地带的汉族人便衣冠南渡,迁往江南地区。他们在南迁的同时,也将中原文化和习俗带到了南方,所以今天很多南方地区就保留了古代中原地区的风俗习惯,结婚也多选择在下午进行。而北方胡汉杂居,原有的一些中原的传统习惯也就渐渐消失了。
今天,古老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在南方地区保留较多,特别是广东、福建。从某种角度讲,传统文化越往南越汉化,越往北越胡化,胡汉结合,就是当今的中华文化。
最后,我们再来解决本篇开头的问题:为何天津地处北方,却也选择下午结婚呢?难道天津保留了中原传统文化?并非如此。婚礼的时间选择,既有先天传统的遗留,也有后天因素的影响,天津就属于后者。天津下午结婚的习俗与码头文化有关。天津过去是繁忙的码头,人们的生活与码头密切相关。很多天津人上午都在码头忙活做事,没有时间干别的事,只有下午才有空聚在一起举行婚礼。久而久之,天津人就形成了下午结婚的传统,并延续至今。
总结下来,最初的结婚之所以都是在黄昏,因为不是结婚,而是“劫昏”!
45 古代的婚姻制度(上)
每当谈及古代的婚姻制度时,许多男同胞都会心生羡慕,侃侃而谈古时男人们都是三妻四妾,老婆成群,云云。当然,这样的心花怒放状态一定是在老婆不在场的时候。那么古人真的能娶多个老婆吗?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古代的婚姻形式。
近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婚姻制度,多是按照西方理论来研究,特别是受美国原始社会史学家摩尔根婚姻阶段理论的影响较大,认为婚姻形式是逐渐阶段性进化的。我国古代学者研究婚姻制度时,没有接触到西方理论,但许多研究结果却和摩尔根的理论高度契合,这说明人类社会确实存在许多普遍性。在这一篇里,我们就根据摩尔根的理论,并结合中国历史实际情况,将古代婚姻制度的演化进程重现给大家,看看古人到底能娶几个老婆。
最初,人类没有婚姻,或者说是“杂婚”,就是随便。你行动范围之内能看见的女人,都可以是你的老婆,只要你能hold得住。《列子·汤问篇》说那时候是“男女杂游,不聘不媒”。“杂游”二字用得非常有画面感,就是两性之间随便欢愉。普天之下,皆可为夫妻。
慢慢地,人们认识到这种“杂游”太过草率了,也不文明,和兽类没有区别。特别是和自己的长辈“杂游”,想想都是很恶心的事。于是人类就进化到了婚姻制度的第一阶段——血族群婚。所谓血族群婚,就是一个血缘群体,按照辈分区分,平辈之间可以婚配。这种婚姻形式的出现,杜绝了和长辈婚配的情况发生,是人类最初伦理观念的体现。在这个阶段,你的姐姐妹妹、姑表亲戚,都可以是你的老婆,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近亲结婚。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伏羲和女娲就是兄妹关系,两人的婚姻关系就是血族群婚在传说中的印证。
总在一个血缘圈子里婚配,时间久了也会腻。另外,有的血缘群体会出现女少男多的情况。比如说部落里总生男孩,搞得整个大家族的一个辈分里“僧多粥少”,婚姻关系极不和谐。于是,古人就想到了补充新鲜女性的办法——到族外去抢,这就是“抢婚”制度的由来。抢婚时,选个黄昏朦胧之时,到邻近的氏族,见到女性扛起来就跑。扛到家就是你的老婆了,确切地说是兄弟们共同的老婆,因为抢婚是血族群婚的补充形式,大家还是多夫多妻。严谨地说,抢婚并不是婚姻制度中一个单独的发展阶段,只是一种补充形式,用来调剂血族群婚的。
有的朋友会认为抢婚很野蛮,是人类社会的倒退。不尽其然,有的“野蛮”也能使人类有意外的发现从而加速进步。抢婚的野蛮就让人类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——抢婚得来的老婆生下的孩子都比较健康,而族内群婚生的孩子要么脑残要么身残。这就让人类认识到了近亲结婚可能导致后代畸形的遗传学害处,推动了人类的婚姻形式进化到第二个阶段——族外群婚,摩尔根称之为“普纳路亚婚”。
族外群婚杜绝了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关系,想婚配就得去别的血缘氏族找异性。那是让男的出去找还是让女的出去找呢?让男的出去找,因为女性能生孩子,得留在自己的氏族,以保证人丁兴旺。说白了,族外群婚,就是男的倒插门去另一个氏族婚配,婚配完了回到自己的氏族生活,因为“丈母娘家”不管饭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种婚配关系也不是一对一固定的。打个比方,今天生活在山的东面的氏族里来了一个男子,和我家女儿婚配;过几天,生活在山的西面氏族的另一个男子也来了我的氏族,也可以和我家女儿婚配,可谓“有男子自远方来,皆女婿也”。然而问题出现了,过一段日子女儿怀孕了,生下了孩子,却不知道父亲到底是山东面来的还是山西面来的,孩子只知道母亲是谁。这种只知其母不知其父,人们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生活在一起的社会,叫作母系氏族社会。也就是说,族外群婚时代,不是你有多个老婆,而是你老婆有多个老公,并且生的孩子都不管你叫爸爸。
族外群婚之下,一个女子可以和多个男子婚配。但人是有感情的动物,一个女子的众多老公之中,可能有一个老公因某方面的优势会更吸引该女子。所以,女子就会慢慢产生“和其一同看日出日落”的固定同居想法。这样,人类婚姻就进化到了第三个阶段——对偶婚。
对偶婚下,女子还是有多个外氏族的婚配对象,但会有一个固定的主夫;男子还是可以去多个氏族婚配,但会在一个氏族有一个固定的主妻。主夫和主妻之间可以相对长时间地同居在女性的氏族,生活个十天半个月的,“丈母娘”不会赶你走。这种对偶婚的出现,是人类固定婚姻的萌芽,是家庭产生的基础。但这种对偶婚也不是十分稳定,可以自由离异,哪天不喜欢你了就好生分别,各寻新欢,随聚随散。今天云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,还保留着这种对偶婚的形式,比如摩梭人的“走婚制”。
随着生产力的发展,男性的作用越发重要,其地位也越来越高。农耕社会的到来,让男性逐渐成为人类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。人类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,这一变革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之一。人类逐渐产生了私有财产观念,也逐渐产生了不需要大氏族一起生活的想法,都渴望组成自己的小家庭。于是,财产逐渐集中到以男子为中心的家庭之中,而不再属于整个氏族社会。我的东西就是我的,别人不许动。我死后,我东西给我的孩子。在对偶婚下,孩子只知其母,不知其父,这样不方便遗产继承。所以为了传承财产,人类就进入了婚姻制度的最后一个阶段——一夫一妻制,一直延续到了今天。
中国从先秦时代开始的数千年里,一直都实行一夫一妻制度。即使是贵为天子的皇帝,在同一时间段内也只能有一位皇后。有人说不对啊,乾隆那个“大猪蹄子”有仨皇后啊!注意,那不是同一时间段,都是一个皇后死了之后又立了一个,前后一共是三个。有的男同胞们看到此处会失望至极,怎么没有三妻四妾阶段啊?说好的古代社会好呢!不要急,古代的一夫一妻制和今天的一夫一妻制还有个很大的区别,古代的一夫一妻制有个重要补充形式,那就是纳妾,而且可以纳多个。所以,古代的一夫一妻制完整的表述应是“一夫一妻多妾制”。有人会觉得妻妾都一样,都是老婆,所以三妻四妾的表述也是没问题的。这是大错特错!妻妾的区别是很大的,具体有多大?咱们下一篇继续讲。
46 古代的婚姻制度(下)
妻妾之间的故事,是很多古装电视剧热衷的话题。曾经热播的电视剧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(以下简称《知否》),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。《知否》以北宋社会为故事背景,架空历史,展现了一幅大户人家的生活画卷,充斥着妻妾儿女的勾心斗角,因此也被称为“宅斗剧”。这部剧相对以前一些粗制滥造的历史剧而言,在历史细节的还原上还是比较下功夫的,特别是对宋人家庭关系和生活原貌还原得比较到位。很多朋友对剧中正妻王氏和妾室林小娘之间的宅斗情节印象深刻,惊叹妻和妾在家中的地位差距如此之大。那妻妾之间的区别有多大呢?在这一篇我们就来聊聊。 ↑返回顶部↑
古人送的彩礼数额的确很高,但并不是“来而不往”的单向送礼。男方送女方家厚重的彩礼,女方家同样也要置办丰厚的嫁妆。特别是宋朝,流行厚嫁之风。很多时候,宋朝人不是娶不起,而是嫁不起。苏轼的弟弟苏辙,为了给女儿置办嫁妆,特意卖了他在河南新乡购置的一块好地,凑了“九千四百缗”钱嫁女,他在日记里说这叫“破家嫁女”。九千四百缗就是9400贯,咱们前面算过,宋朝一贯钱的购买力折合今天的800元,也就是说苏辙给女儿置办的嫁妆折合今天700万元左右。厚嫁之风在江南地区尤甚。南宋有个叫郑庆一的女子出嫁,嫁妆包括500亩土地、30间商铺,还有10万贯铜钱——这些东西拿到今天得上亿了!
古人嫁女为何要给这么多嫁妆呢?主要有两点原因:第一是贴补家用,让女儿的婚后生活更舒适些。在宋代,女性拥有一定的财产权,女方的嫁妆婚后归自己支配,夫家不能随意取用,否则会被人瞧不起。此外,厚嫁还有一个更为重要的原因:嫁妆越多,女儿婚后在夫家就越有地位。《三朝北盟会编》记载了一个有关嫁妆的故事。说宋朝秦桧投降金军后被外派任务,其妻王氏担心自己被丢下,就故意吵闹说:“我嫁到你们秦家,那可是明媒正娶,光嫁妆就有20万贯,我父亲给这么贵的嫁妆就是想让我和你共度余生,你现在想把我丢在这里吗?”这段对骂是故意演给金人看的,金人最终同意了王氏随秦桧同行,看来金人也知道这么贵的嫁妆是不能“辜负”的。
纳征之后是不是就要结婚了?别着急,还有第五道程序叫作“请期”。就是男方家择定婚礼的日期,备礼告知女方家,并征得其同意,民间俗称“提日子”。这道程序也比较简单,但也要占卜,也要送礼。送的礼比较简单,一般还用大雁。哈哈,大雁招谁惹谁了?
婚姻六礼的最后一道程序就是迎亲,即我们今天常说的婚礼仪式。迎亲礼是古今婚姻中最为繁缛的仪式,还总在变化。但无论怎么变,无非两类环节,第一类是家庭关系的确认,比如新妇在男家的“认大小”“斟酒”“献茶”等;另一类是对新人们的祝愿,如“献四喜汤”“迎轿”“下轿”“祭拜天地”“行合晋礼”等。
通过以上对古代婚姻六礼的叙述,你是否感觉到有点脑袋疼?无论古今,结婚都是头等难的事!
44 古代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
今天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结婚都是在上午,并且一定要在正午12点之前,只有二婚才会在下午办婚礼。但是天津除外,据说天津市区里的人都是在下午举办婚礼。而在南方,很多地方都是在下午甚至晚上结婚。那古人结婚是在什么时间呢?
古人结婚多是在黄昏傍晚时分,结婚的“婚”字,最初就是代表黄昏的意思,“婚”字是通“昏”字的。唐朝的《仪礼注疏》就说:“士娶妻之礼,以昏为期,因而名焉。”在下午黄昏结婚,是自周朝就有的悠久传统。
古人下午结婚并不是草率的决定,而是沿袭了上古时代抢婚制度中的传统。早期人类社会的婚姻制度并不成熟,也没有明媒正娶一说。最初都是群婚,还是族内群婚,就是说你的老婆都是你的姐姐妹妹们。总在一个群体里结婚,时间久了,多少有些视觉疲劳。而且有时候部落内的女人还不够用,毕竟蛋糕太小了不够分。作为补充,原始居民就到族外其他的部落抢女人回来结婚,称为掠夺婚,也叫抢婚。
抢婚的时候,部落的男子组队冲进对方部落,看见型号差不多的妇女,扛起来就跑,抢回去就是自己的媳妇。既然是抢,就要选择夜色渐暗的黄昏,这样的天色有利于行动隐蔽。有的朋友可能会说,那半夜去抢岂不是更好吗?月黑风高啥也看不见,更隐蔽!是啊,半夜啥也看不见的确隐蔽,但抢媳妇时脸也看不见,抢回来是个大妈咋办?万一抢回来个男的岂不更糟心?所以上古时代的抢婚都选择在黄昏。后来的婚姻制度演进为明媒正娶了,但婚礼的时间依旧沿袭了上古的传统。
其实人类的很多行为与传统都映射着上古时代生活的影子,婚礼习俗就是典型的代表。比如说自古以来传统的中式婚礼中,新娘子都要头戴盖头。有的学者就认为:戴盖头的目的是蒙住新娘的眼睛,防止新娘认出回家的路,其目的和土匪绑票时蒙住人质的眼睛是一个道理。
黄昏结婚是古代中原地区的传统,后来,随着少数民族南下中原,原先中原地带的汉族人便衣冠南渡,迁往江南地区。他们在南迁的同时,也将中原文化和习俗带到了南方,所以今天很多南方地区就保留了古代中原地区的风俗习惯,结婚也多选择在下午进行。而北方胡汉杂居,原有的一些中原的传统习惯也就渐渐消失了。
今天,古老中原地区的传统文化在南方地区保留较多,特别是广东、福建。从某种角度讲,传统文化越往南越汉化,越往北越胡化,胡汉结合,就是当今的中华文化。
最后,我们再来解决本篇开头的问题:为何天津地处北方,却也选择下午结婚呢?难道天津保留了中原传统文化?并非如此。婚礼的时间选择,既有先天传统的遗留,也有后天因素的影响,天津就属于后者。天津下午结婚的习俗与码头文化有关。天津过去是繁忙的码头,人们的生活与码头密切相关。很多天津人上午都在码头忙活做事,没有时间干别的事,只有下午才有空聚在一起举行婚礼。久而久之,天津人就形成了下午结婚的传统,并延续至今。
总结下来,最初的结婚之所以都是在黄昏,因为不是结婚,而是“劫昏”!
45 古代的婚姻制度(上)
每当谈及古代的婚姻制度时,许多男同胞都会心生羡慕,侃侃而谈古时男人们都是三妻四妾,老婆成群,云云。当然,这样的心花怒放状态一定是在老婆不在场的时候。那么古人真的能娶多个老婆吗?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古代的婚姻形式。
近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婚姻制度,多是按照西方理论来研究,特别是受美国原始社会史学家摩尔根婚姻阶段理论的影响较大,认为婚姻形式是逐渐阶段性进化的。我国古代学者研究婚姻制度时,没有接触到西方理论,但许多研究结果却和摩尔根的理论高度契合,这说明人类社会确实存在许多普遍性。在这一篇里,我们就根据摩尔根的理论,并结合中国历史实际情况,将古代婚姻制度的演化进程重现给大家,看看古人到底能娶几个老婆。
最初,人类没有婚姻,或者说是“杂婚”,就是随便。你行动范围之内能看见的女人,都可以是你的老婆,只要你能hold得住。《列子·汤问篇》说那时候是“男女杂游,不聘不媒”。“杂游”二字用得非常有画面感,就是两性之间随便欢愉。普天之下,皆可为夫妻。
慢慢地,人们认识到这种“杂游”太过草率了,也不文明,和兽类没有区别。特别是和自己的长辈“杂游”,想想都是很恶心的事。于是人类就进化到了婚姻制度的第一阶段——血族群婚。所谓血族群婚,就是一个血缘群体,按照辈分区分,平辈之间可以婚配。这种婚姻形式的出现,杜绝了和长辈婚配的情况发生,是人类最初伦理观念的体现。在这个阶段,你的姐姐妹妹、姑表亲戚,都可以是你的老婆,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近亲结婚。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伏羲和女娲就是兄妹关系,两人的婚姻关系就是血族群婚在传说中的印证。
总在一个血缘圈子里婚配,时间久了也会腻。另外,有的血缘群体会出现女少男多的情况。比如说部落里总生男孩,搞得整个大家族的一个辈分里“僧多粥少”,婚姻关系极不和谐。于是,古人就想到了补充新鲜女性的办法——到族外去抢,这就是“抢婚”制度的由来。抢婚时,选个黄昏朦胧之时,到邻近的氏族,见到女性扛起来就跑。扛到家就是你的老婆了,确切地说是兄弟们共同的老婆,因为抢婚是血族群婚的补充形式,大家还是多夫多妻。严谨地说,抢婚并不是婚姻制度中一个单独的发展阶段,只是一种补充形式,用来调剂血族群婚的。
有的朋友会认为抢婚很野蛮,是人类社会的倒退。不尽其然,有的“野蛮”也能使人类有意外的发现从而加速进步。抢婚的野蛮就让人类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——抢婚得来的老婆生下的孩子都比较健康,而族内群婚生的孩子要么脑残要么身残。这就让人类认识到了近亲结婚可能导致后代畸形的遗传学害处,推动了人类的婚姻形式进化到第二个阶段——族外群婚,摩尔根称之为“普纳路亚婚”。
族外群婚杜绝了兄弟姐妹之间的婚姻关系,想婚配就得去别的血缘氏族找异性。那是让男的出去找还是让女的出去找呢?让男的出去找,因为女性能生孩子,得留在自己的氏族,以保证人丁兴旺。说白了,族外群婚,就是男的倒插门去另一个氏族婚配,婚配完了回到自己的氏族生活,因为“丈母娘家”不管饭。需要注意的是,这种婚配关系也不是一对一固定的。打个比方,今天生活在山的东面的氏族里来了一个男子,和我家女儿婚配;过几天,生活在山的西面氏族的另一个男子也来了我的氏族,也可以和我家女儿婚配,可谓“有男子自远方来,皆女婿也”。然而问题出现了,过一段日子女儿怀孕了,生下了孩子,却不知道父亲到底是山东面来的还是山西面来的,孩子只知道母亲是谁。这种只知其母不知其父,人们以母系血缘为纽带生活在一起的社会,叫作母系氏族社会。也就是说,族外群婚时代,不是你有多个老婆,而是你老婆有多个老公,并且生的孩子都不管你叫爸爸。
族外群婚之下,一个女子可以和多个男子婚配。但人是有感情的动物,一个女子的众多老公之中,可能有一个老公因某方面的优势会更吸引该女子。所以,女子就会慢慢产生“和其一同看日出日落”的固定同居想法。这样,人类婚姻就进化到了第三个阶段——对偶婚。
对偶婚下,女子还是有多个外氏族的婚配对象,但会有一个固定的主夫;男子还是可以去多个氏族婚配,但会在一个氏族有一个固定的主妻。主夫和主妻之间可以相对长时间地同居在女性的氏族,生活个十天半个月的,“丈母娘”不会赶你走。这种对偶婚的出现,是人类固定婚姻的萌芽,是家庭产生的基础。但这种对偶婚也不是十分稳定,可以自由离异,哪天不喜欢你了就好生分别,各寻新欢,随聚随散。今天云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,还保留着这种对偶婚的形式,比如摩梭人的“走婚制”。
随着生产力的发展,男性的作用越发重要,其地位也越来越高。农耕社会的到来,让男性逐渐成为人类最先进生产力的代表。人类从母系氏族社会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,这一变革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变革之一。人类逐渐产生了私有财产观念,也逐渐产生了不需要大氏族一起生活的想法,都渴望组成自己的小家庭。于是,财产逐渐集中到以男子为中心的家庭之中,而不再属于整个氏族社会。我的东西就是我的,别人不许动。我死后,我东西给我的孩子。在对偶婚下,孩子只知其母,不知其父,这样不方便遗产继承。所以为了传承财产,人类就进入了婚姻制度的最后一个阶段——一夫一妻制,一直延续到了今天。
中国从先秦时代开始的数千年里,一直都实行一夫一妻制度。即使是贵为天子的皇帝,在同一时间段内也只能有一位皇后。有人说不对啊,乾隆那个“大猪蹄子”有仨皇后啊!注意,那不是同一时间段,都是一个皇后死了之后又立了一个,前后一共是三个。有的男同胞们看到此处会失望至极,怎么没有三妻四妾阶段啊?说好的古代社会好呢!不要急,古代的一夫一妻制和今天的一夫一妻制还有个很大的区别,古代的一夫一妻制有个重要补充形式,那就是纳妾,而且可以纳多个。所以,古代的一夫一妻制完整的表述应是“一夫一妻多妾制”。有人会觉得妻妾都一样,都是老婆,所以三妻四妾的表述也是没问题的。这是大错特错!妻妾的区别是很大的,具体有多大?咱们下一篇继续讲。
46 古代的婚姻制度(下)
妻妾之间的故事,是很多古装电视剧热衷的话题。曾经热播的电视剧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(以下简称《知否》),就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。《知否》以北宋社会为故事背景,架空历史,展现了一幅大户人家的生活画卷,充斥着妻妾儿女的勾心斗角,因此也被称为“宅斗剧”。这部剧相对以前一些粗制滥造的历史剧而言,在历史细节的还原上还是比较下功夫的,特别是对宋人家庭关系和生活原貌还原得比较到位。很多朋友对剧中正妻王氏和妾室林小娘之间的宅斗情节印象深刻,惊叹妻和妾在家中的地位差距如此之大。那妻妾之间的区别有多大呢?在这一篇我们就来聊聊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