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章 生活篇:古人没厕纸,怎么上厕所(2 / 6)
古代最早出现的坐卧用具是床。早在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的半坡文化时期,就已经有了床的雏形——土台,类似今天的炕。到了商周时期,床的形制被逐渐确立下来。
床是古人晚上睡觉时用的寝具,而古人白天也需要坐、卧、躺,于是又发明了白天用的床——榻。今天我们常说的床榻,在古代是两种用具。“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酣睡”,很多人将这句话中的卧榻理解为床,其实这是不对的。床是床,榻是榻,二者是有区别的。
床的起源是土台,榻的起源则是席子。古代最初没有椅子和凳子,起居坐卧都在铺于地面的席子上,这种生活方式被称为“席居制”。北方多用草席,南方多用竹席。到了春秋战国之际,贵族们觉得坐在席子上不够显示自己尊贵的身份,也可能害怕得痔疮,所以就发明了一种略高于地面的木制坐具。这种坐具比床矮小,移动方便,随坐随移,一般放在起居室或厅堂。这种坐具就是榻,但“榻”这一名称的出现是在西汉。后来又出现了加大的榻,人能够躺在上面,就是前面说过的卧榻。
综上所述,床和榻的区别主要有三:从形制上看,床要大一些,榻要小一些;从用途上看,床是晚上用来睡觉的,榻是白天用来坐、卧、躺的;从摆放位置看,床一般放在卧室,而榻一般放在起居室或客厅。
尽管榻在中国出现得很早,但除了少数贵族用榻外,大部分人还是继续着“席居制”。只是铺的席子逐渐加厚,形成了所谓的“筵席”。筵席一般是用稻草秸秆做材料:较为粗糙的材料铺垫在下层,称为筵;较为细软的材料铺在上层,称为席。东汉郑玄在《周礼注疏》中就讲:“铺陈曰筵,藉之曰席。”古人常在筵席上面举行酒宴,所以“筵席”一词后来就成了酒宴的代名词。筵席后来传到了日本,日本人也在室内铺设筵席,慢慢就演化成了后来的“榻榻米”。
席居制的时代,人们都是席地而坐,坐姿是跪坐。唐朝中后期,床榻越来越高,人们便开始在床榻上垂足而坐。唐朝是一个敞开胸怀吸收外来文化的时代,特别是对北方胡人的文化非常热衷。胡人的生活习惯也极大地影响着中原,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胡床的流行。胡床虽然称作床,但体积很小,只能容坐一个人,更像今天的椅子。胡床是中国椅子的起源,“椅子”一词也是在唐朝才开始出现的。李白在《静夜思》中写道“床前明月光”,这里的“床”很有可能是这种胡床。因为胡床能放在院子里,所以李白才能在床上举头望明月。如果是传统的寝床,是陈放在卧室的,而在卧室是望不到天边的明月的,因为古代的窗户没有玻璃。
五代到宋代,由胡床演化出来的椅子在我国空前普及,并出现了风靡后世的太师椅。据说太师椅的发明与秦桧有渊源,因为秦桧又被称作秦太师,故而叫作太师椅。也正是在这一时期,古人彻底告别了席居制。当时的贵族圈还流行一种三面围起来的围床,《韩熙载夜宴图》里面的床就是这种。
明清流行架子床和拔步床,床变成了封闭式的,像一间小屋子。椅子则成为大众用品,非常普遍。这一时期还有一种介于床和榻之间的“罗汉床”,其造型特点是在榻上安有矮围子,形体较大,可坐可卧可躺,功能很像今天的沙发。今天的明清题材影视剧中经常有罗汉床的出镜。
在古代,坐卧用具的使用还能体现礼制功能。汉朝时,用榻的一般都是有地位的人,独坐一榻更为尊贵。因此,能被邀请同榻而坐是对客人非常尊贵的礼遇。《后汉书》记载,东汉时有位太守陈藩,非常爱才。当时有个叫徐稚的人,人称“南州高士”,很有学问,陈藩与其交往密切。陈藩在家中专门为徐稚设了一张榻,平时挂在墙上,徐稚来了就把榻放下,徐稚一走,就又把榻挂起来。这就是今天“下榻”一词的来源。在而今的东北地区,如果家中来客人了,主人一般都会热情地招呼客人“上炕坐”,这种礼节也颇具古风。因此在古代,主人对客人的最高礼遇就是邀请你同榻而坐,“请你上床”。
06 古人的住宅面积有多大
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,2016年我国人均住宅面积已经达到了40.8平方米。在王老师的老家东北,人少房多,很多家庭都能达到这个数字,但若是北京或上海,能达到这个数字的都是富裕家庭。那古人的住宅面积有多大呢?今天咱们就以唐朝为例,看看古人是否需要“蜗居”。
唐朝实行“均田制”,就是国家免费给民众分配土地,宅基地也是如此。按照唐朝法律规定,良民三口之家分给一亩地来建房,每增加三口人再增加一亩。唐朝的一亩合今天的522平方米。也就是说,即使是最一般的唐朝民众,法定住宅面积也能达到500多平方米。但要注意,这只是纸面上的规定,实际情况可能会小于这个数字。另外,这500多平方米的面积是加上了院子面积的,房屋的建筑面积没有那么大。而且这一亩宅基地也主要针对农村居民,城里人多地少空间紧张,住宅肯定没有农村那么大。
那城里人的住宅有多大呢?根据敦煌文书(敦煌出土的唐朝法律文书及判案集)的记载,当时二线城市敦煌有个叫马法律的平民,他家住宅有5间房,分别是中堂(也就是客厅)、东间房、小东房、西间房和厨房,建筑物的套内面积在82平方米左右。如果加上院子,总共在171平方米左右。
通过对马法律家的住宅和其他一些唐朝住宅面积的研究,我们基本可以知道唐朝人住宅结构的特点。首先,客厅一定要大,大部分在20平方米以上,这与文献记载中“唐朝人重视中堂”的观点也一致。其次,厨房也较大,大部分在15平方米到23平方米之间,毕竟那时候要生火做饭,灶台之类的占地面积都很大。再次,唐朝的住宅都不见对厕所的记载,也许他们上厕所都在外面,或者用马桶。最后,普通城市居民的住宅总面积应该在200平方米左右。
达官贵人的房子就要大得多了。比如白居易住在东都洛阳时是太子宾客,其住宅有房屋,有水池,还有一片竹林,水上还建有小桥,占地面积17亩,约合今天8800平方米,类似一个小公园了。帮助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将郭子仪,后来官至兵部尚书,相当于今天的副国级干部。史书记载他在长安的住宅占地四分之一个亲仁坊。坊是唐朝时的居民区,其规模类似于今天一个街道办事处的下辖范围。亲仁坊算是唐朝长安中等规模的一个坊,长度在1公里多一点,宽度500多米。四分之一亲仁坊的面积约合今天15万平方米,差不多相当于两个清华园的面积。有的朋友可能会震惊,这么大的宅院,可怎么住啊?不必担心,郭子仪全家上下有3000多口人呢!郭家人见面时,如果互相不熟,可能都不知道对方住在哪儿。脑补一下郭家人平时交往的场景:家人之间都是通过微信摇一摇认识的,见了面一聊天才发现,都是一个太爷爷生的。“原来你是东院的啊?早点回你的院子,天就要黑了,路上小心!”这就是有钱人的世界,普通人永远都不会懂!
07 古人见面为什么要跪拜
在历史剧里,大臣见到皇帝都要下跪,百姓见到官员也要下跪。古人是自古以来就有下跪的传统吗?
跪拜最初并非一种礼节,也没有明显的等级区别或人格卑微色彩,而只是一种普通的“坐姿”。先秦时,无论宫殿庭堂,还是官府民宅,都没有桌椅板凳,大家都是不分贫富贵贱地在地面铺设的席子上席地而坐,贵族顶多在下面加个榻。那时的坐姿是双膝着地,臀部抵于脚跟而坐。这种坐姿跟跪着很像,今天的日本人和韩国人依然保持这种跪坐姿势,并没有卑微色彩。
跪坐时代,如若需要向某人表示敬意的话,只要身体前倾并将腰杆伸直,臀部离开脚跟,即变为跪姿。如果双手触地,则转化为拜姿。先秦时君主与臣下面谈时,双方都是这种跪坐,而且表示敬意时彼此都互拜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中记载:“秦王跪曰:‘先生是何言也!’范雎再拜,秦王亦再拜。”跪拜是双方互相表达礼敬与尊重的一种礼仪,没有尊卑之分。这种坐姿汉朝依然保持,例如汉朝皇帝和大臣在朝堂议事的时候,皇帝和大臣都是跪坐。
五代到宋朝,高型坐具椅子空前普及,中国人不再席地而坐。既然平时不跪坐了,跪拜便成为刻意而行的动作,带上了比较明显的尊卑色彩。然而,宋代的大臣对君主的跪拜通常都是在极庄重的仪式典礼上。平时大臣见皇帝也不跪拜,只是站立表示尊重,如果需要表示敬意一般则行双手交叉的揖拜之礼。
从元朝开始,带有屈辱、卑贱性质的跪拜礼才推行开来。元代御前奏闻时,大臣一律下跪奏闻,极具卑微与谄媚色彩,这与元朝将君臣关系视为主仆关系的观念也是合拍的。明朝取代元朝,跪拜的礼节没有改变,因为臣民只是换了个主子,主子骨子里的主奴思维丝毫没有变化。朱元璋甚至变本加厉,不光规定臣下见皇帝要下跪,下级向上司禀事也必须下跪。《大明会典》记载:“凡司属官品级亚于上司官者,禀事则跪。凡近侍官员难拘品级,行跪拜礼。”到了清朝,不光要跪拜,还要磕头,并且要磕响。以至于有的大臣面见皇帝前要贿赂宫中太监,好让太监将其领到朝堂内的空心地砖处,这样磕头才磕得响。
清朝时,皇帝不光要求自己的臣民下跪,甚至还要求外国的使者下跪。乾隆晚年时,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率团访华,就因为跪拜礼而发生了激烈争论。甚至有学者认为,马戛尔尼的跪拜礼问题背后,是几十年后中英爆发鸦片战争的深层次原因之一,这体现了天朝秩序与平等外交的冲突。
跪拜礼的变迁,不仅仅是礼仪的流变,其背后的实质是时代精神的蜕变,是君主权力空前加强的外在表现。宋朝士大夫敢振言告诫皇帝:“天下者,中国之天下,祖宗之天下,群臣、万姓、三军之天下,非陛下之天下。”而元朝之后,大臣的地位卑微到只是皇帝的奴才。至于普通百姓,连当奴才的资格都没有,只能是蚁民。辛亥革命后,除了对父母长辈或先人牌位,国人下跪的礼节都被废除了。然而在精神上,很多人还是跪着的。
08 古人冬天如何取暖
在古代,冬天取暖是和每天吃饭同等重要的生活大事,是生存所必需的保障。所以,形容贫穷得无法生存叫“饥寒交迫”。古代没有暖气,人们是怎么取暖的呢?
早在史前文明时代,北方人在建筑房屋时就很注意保暖,半坡文明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,一半挖在地下,就是为了防风保暖。屋内地面中间还挖个坑,周边用泥土夯实,用来烧火取暖,称为“火塘”。
秦汉时期又出现了火墙,最早是宫廷里用的,秦朝的咸阳宫遗址中就有火墙。火墙的内部是中空的,从里面把墙烧热,这样屋子就暖和了。火墙的衍生品是火炕,在东北地区特别流行。《宋文鉴》记载,北方女真族“环屋为土床,炽火其下,而饮食起居其上,谓之炕,以取其暖”。今天北方地区的一些农村还在使用火墙和火炕,尤其是东北,招待客人最温暖的方式就是招呼你进屋上炕,然后把炕烧得热乎乎的。王老师生活在东北地区,小时候听老人讲过一个与火炕有关的故事:话说民国时期东北某地征兵,征兵负责人把村里的青年集合起来,围炕而坐,进行动员宣传。可青年们不愿当兵,所以都沉默不表态。负责人就吩咐他人一个劲地烧炕,炕上热得烫屁股,有人热得受不了就站起来了,站起来就算同意参军了。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并未得到考证,但内容却体现了火炕与东北民众生活的密切关系。东北人对幸福的理解也和炕密切相关,所谓“三十亩地一头牛,老婆孩子热炕头”。
以上说的是大型取暖设备,接下来再说说古人小型的取暖物件。最常见的是火盆,就是在盆里烧炭火。有条件的富贵人家用精致点的金属火盆,没条件的平民人家就用泥盆。因为火盆里要烧木炭或柴火取暖,所以薪炭在古代是生活的必需品。那时候官员发俸禄,不光发钱发米,还要发薪炭。今天年薪、月薪中的“薪”,最初就是薪炭柴火的意思。薪炭在古代居家生活中非常重要,这一点在电视剧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第一集中就有体现——为了薪炭,家里人竟要勾心斗角。
“围炉而坐”是古代冬日里常见的居家景象。有的朋友会担心,古人冬天在屋里烧火盆取暖,会不会一氧化碳中毒?首先,古代房屋的密封效果没有今天这么好,房屋到处漏风,所以一氧化碳堆积浓度不高,达不到中毒的浓度。另外,火盆是开放式的,氧气与火盆的接触面积很大,一般不存在燃烧不充分导致一氧化碳堆积的情况。所以古代因冬天取暖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不多。但不多不代表没有,有学者就猜测:曹操的重要谋士荀彧可能就死于一氧化碳中毒。据说古代人冬天烧火盆时,会在屋里放一盆冷水,如果发现有人迷昏,就用冷水清醒一下。到了清朝,人们已经知道白萝卜汤能解一氧化碳的毒。民间就有这样一个传说:晚清时,一个宫女疑似一氧化碳中毒,慈禧太后就让人把她扶到通风处喂她白萝卜汤解毒。
火盆形制比较大,不方便移动,所以古人又发明了火盆的迷你版——手炉。顾名思义,就是可以捧在手上的炭炉,里面装着尚有余温的炭灰,走到哪里都可以拿着取暖。明清时期是手炉最为风靡的时代,《红楼梦》里就经常提到手炉。明清时的手炉工艺也达到了鼎盛,好的手炉本身也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。那时,大户人家使用手炉时还会在里面放些香料或药材,这样不光能取暖,还能当香薰用。 ↑返回顶部↑
床是古人晚上睡觉时用的寝具,而古人白天也需要坐、卧、躺,于是又发明了白天用的床——榻。今天我们常说的床榻,在古代是两种用具。“卧榻之侧,岂容他人酣睡”,很多人将这句话中的卧榻理解为床,其实这是不对的。床是床,榻是榻,二者是有区别的。
床的起源是土台,榻的起源则是席子。古代最初没有椅子和凳子,起居坐卧都在铺于地面的席子上,这种生活方式被称为“席居制”。北方多用草席,南方多用竹席。到了春秋战国之际,贵族们觉得坐在席子上不够显示自己尊贵的身份,也可能害怕得痔疮,所以就发明了一种略高于地面的木制坐具。这种坐具比床矮小,移动方便,随坐随移,一般放在起居室或厅堂。这种坐具就是榻,但“榻”这一名称的出现是在西汉。后来又出现了加大的榻,人能够躺在上面,就是前面说过的卧榻。
综上所述,床和榻的区别主要有三:从形制上看,床要大一些,榻要小一些;从用途上看,床是晚上用来睡觉的,榻是白天用来坐、卧、躺的;从摆放位置看,床一般放在卧室,而榻一般放在起居室或客厅。
尽管榻在中国出现得很早,但除了少数贵族用榻外,大部分人还是继续着“席居制”。只是铺的席子逐渐加厚,形成了所谓的“筵席”。筵席一般是用稻草秸秆做材料:较为粗糙的材料铺垫在下层,称为筵;较为细软的材料铺在上层,称为席。东汉郑玄在《周礼注疏》中就讲:“铺陈曰筵,藉之曰席。”古人常在筵席上面举行酒宴,所以“筵席”一词后来就成了酒宴的代名词。筵席后来传到了日本,日本人也在室内铺设筵席,慢慢就演化成了后来的“榻榻米”。
席居制的时代,人们都是席地而坐,坐姿是跪坐。唐朝中后期,床榻越来越高,人们便开始在床榻上垂足而坐。唐朝是一个敞开胸怀吸收外来文化的时代,特别是对北方胡人的文化非常热衷。胡人的生活习惯也极大地影响着中原,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胡床的流行。胡床虽然称作床,但体积很小,只能容坐一个人,更像今天的椅子。胡床是中国椅子的起源,“椅子”一词也是在唐朝才开始出现的。李白在《静夜思》中写道“床前明月光”,这里的“床”很有可能是这种胡床。因为胡床能放在院子里,所以李白才能在床上举头望明月。如果是传统的寝床,是陈放在卧室的,而在卧室是望不到天边的明月的,因为古代的窗户没有玻璃。
五代到宋代,由胡床演化出来的椅子在我国空前普及,并出现了风靡后世的太师椅。据说太师椅的发明与秦桧有渊源,因为秦桧又被称作秦太师,故而叫作太师椅。也正是在这一时期,古人彻底告别了席居制。当时的贵族圈还流行一种三面围起来的围床,《韩熙载夜宴图》里面的床就是这种。
明清流行架子床和拔步床,床变成了封闭式的,像一间小屋子。椅子则成为大众用品,非常普遍。这一时期还有一种介于床和榻之间的“罗汉床”,其造型特点是在榻上安有矮围子,形体较大,可坐可卧可躺,功能很像今天的沙发。今天的明清题材影视剧中经常有罗汉床的出镜。
在古代,坐卧用具的使用还能体现礼制功能。汉朝时,用榻的一般都是有地位的人,独坐一榻更为尊贵。因此,能被邀请同榻而坐是对客人非常尊贵的礼遇。《后汉书》记载,东汉时有位太守陈藩,非常爱才。当时有个叫徐稚的人,人称“南州高士”,很有学问,陈藩与其交往密切。陈藩在家中专门为徐稚设了一张榻,平时挂在墙上,徐稚来了就把榻放下,徐稚一走,就又把榻挂起来。这就是今天“下榻”一词的来源。在而今的东北地区,如果家中来客人了,主人一般都会热情地招呼客人“上炕坐”,这种礼节也颇具古风。因此在古代,主人对客人的最高礼遇就是邀请你同榻而坐,“请你上床”。
06 古人的住宅面积有多大
根据有关部门的统计,2016年我国人均住宅面积已经达到了40.8平方米。在王老师的老家东北,人少房多,很多家庭都能达到这个数字,但若是北京或上海,能达到这个数字的都是富裕家庭。那古人的住宅面积有多大呢?今天咱们就以唐朝为例,看看古人是否需要“蜗居”。
唐朝实行“均田制”,就是国家免费给民众分配土地,宅基地也是如此。按照唐朝法律规定,良民三口之家分给一亩地来建房,每增加三口人再增加一亩。唐朝的一亩合今天的522平方米。也就是说,即使是最一般的唐朝民众,法定住宅面积也能达到500多平方米。但要注意,这只是纸面上的规定,实际情况可能会小于这个数字。另外,这500多平方米的面积是加上了院子面积的,房屋的建筑面积没有那么大。而且这一亩宅基地也主要针对农村居民,城里人多地少空间紧张,住宅肯定没有农村那么大。
那城里人的住宅有多大呢?根据敦煌文书(敦煌出土的唐朝法律文书及判案集)的记载,当时二线城市敦煌有个叫马法律的平民,他家住宅有5间房,分别是中堂(也就是客厅)、东间房、小东房、西间房和厨房,建筑物的套内面积在82平方米左右。如果加上院子,总共在171平方米左右。
通过对马法律家的住宅和其他一些唐朝住宅面积的研究,我们基本可以知道唐朝人住宅结构的特点。首先,客厅一定要大,大部分在20平方米以上,这与文献记载中“唐朝人重视中堂”的观点也一致。其次,厨房也较大,大部分在15平方米到23平方米之间,毕竟那时候要生火做饭,灶台之类的占地面积都很大。再次,唐朝的住宅都不见对厕所的记载,也许他们上厕所都在外面,或者用马桶。最后,普通城市居民的住宅总面积应该在200平方米左右。
达官贵人的房子就要大得多了。比如白居易住在东都洛阳时是太子宾客,其住宅有房屋,有水池,还有一片竹林,水上还建有小桥,占地面积17亩,约合今天8800平方米,类似一个小公园了。帮助平定安史之乱的大将郭子仪,后来官至兵部尚书,相当于今天的副国级干部。史书记载他在长安的住宅占地四分之一个亲仁坊。坊是唐朝时的居民区,其规模类似于今天一个街道办事处的下辖范围。亲仁坊算是唐朝长安中等规模的一个坊,长度在1公里多一点,宽度500多米。四分之一亲仁坊的面积约合今天15万平方米,差不多相当于两个清华园的面积。有的朋友可能会震惊,这么大的宅院,可怎么住啊?不必担心,郭子仪全家上下有3000多口人呢!郭家人见面时,如果互相不熟,可能都不知道对方住在哪儿。脑补一下郭家人平时交往的场景:家人之间都是通过微信摇一摇认识的,见了面一聊天才发现,都是一个太爷爷生的。“原来你是东院的啊?早点回你的院子,天就要黑了,路上小心!”这就是有钱人的世界,普通人永远都不会懂!
07 古人见面为什么要跪拜
在历史剧里,大臣见到皇帝都要下跪,百姓见到官员也要下跪。古人是自古以来就有下跪的传统吗?
跪拜最初并非一种礼节,也没有明显的等级区别或人格卑微色彩,而只是一种普通的“坐姿”。先秦时,无论宫殿庭堂,还是官府民宅,都没有桌椅板凳,大家都是不分贫富贵贱地在地面铺设的席子上席地而坐,贵族顶多在下面加个榻。那时的坐姿是双膝着地,臀部抵于脚跟而坐。这种坐姿跟跪着很像,今天的日本人和韩国人依然保持这种跪坐姿势,并没有卑微色彩。
跪坐时代,如若需要向某人表示敬意的话,只要身体前倾并将腰杆伸直,臀部离开脚跟,即变为跪姿。如果双手触地,则转化为拜姿。先秦时君主与臣下面谈时,双方都是这种跪坐,而且表示敬意时彼此都互拜。《战国策·秦策三》中记载:“秦王跪曰:‘先生是何言也!’范雎再拜,秦王亦再拜。”跪拜是双方互相表达礼敬与尊重的一种礼仪,没有尊卑之分。这种坐姿汉朝依然保持,例如汉朝皇帝和大臣在朝堂议事的时候,皇帝和大臣都是跪坐。
五代到宋朝,高型坐具椅子空前普及,中国人不再席地而坐。既然平时不跪坐了,跪拜便成为刻意而行的动作,带上了比较明显的尊卑色彩。然而,宋代的大臣对君主的跪拜通常都是在极庄重的仪式典礼上。平时大臣见皇帝也不跪拜,只是站立表示尊重,如果需要表示敬意一般则行双手交叉的揖拜之礼。
从元朝开始,带有屈辱、卑贱性质的跪拜礼才推行开来。元代御前奏闻时,大臣一律下跪奏闻,极具卑微与谄媚色彩,这与元朝将君臣关系视为主仆关系的观念也是合拍的。明朝取代元朝,跪拜的礼节没有改变,因为臣民只是换了个主子,主子骨子里的主奴思维丝毫没有变化。朱元璋甚至变本加厉,不光规定臣下见皇帝要下跪,下级向上司禀事也必须下跪。《大明会典》记载:“凡司属官品级亚于上司官者,禀事则跪。凡近侍官员难拘品级,行跪拜礼。”到了清朝,不光要跪拜,还要磕头,并且要磕响。以至于有的大臣面见皇帝前要贿赂宫中太监,好让太监将其领到朝堂内的空心地砖处,这样磕头才磕得响。
清朝时,皇帝不光要求自己的臣民下跪,甚至还要求外国的使者下跪。乾隆晚年时,英国使节马戛尔尼率团访华,就因为跪拜礼而发生了激烈争论。甚至有学者认为,马戛尔尼的跪拜礼问题背后,是几十年后中英爆发鸦片战争的深层次原因之一,这体现了天朝秩序与平等外交的冲突。
跪拜礼的变迁,不仅仅是礼仪的流变,其背后的实质是时代精神的蜕变,是君主权力空前加强的外在表现。宋朝士大夫敢振言告诫皇帝:“天下者,中国之天下,祖宗之天下,群臣、万姓、三军之天下,非陛下之天下。”而元朝之后,大臣的地位卑微到只是皇帝的奴才。至于普通百姓,连当奴才的资格都没有,只能是蚁民。辛亥革命后,除了对父母长辈或先人牌位,国人下跪的礼节都被废除了。然而在精神上,很多人还是跪着的。
08 古人冬天如何取暖
在古代,冬天取暖是和每天吃饭同等重要的生活大事,是生存所必需的保障。所以,形容贫穷得无法生存叫“饥寒交迫”。古代没有暖气,人们是怎么取暖的呢?
早在史前文明时代,北方人在建筑房屋时就很注意保暖,半坡文明居住的半地穴式房屋,一半挖在地下,就是为了防风保暖。屋内地面中间还挖个坑,周边用泥土夯实,用来烧火取暖,称为“火塘”。
秦汉时期又出现了火墙,最早是宫廷里用的,秦朝的咸阳宫遗址中就有火墙。火墙的内部是中空的,从里面把墙烧热,这样屋子就暖和了。火墙的衍生品是火炕,在东北地区特别流行。《宋文鉴》记载,北方女真族“环屋为土床,炽火其下,而饮食起居其上,谓之炕,以取其暖”。今天北方地区的一些农村还在使用火墙和火炕,尤其是东北,招待客人最温暖的方式就是招呼你进屋上炕,然后把炕烧得热乎乎的。王老师生活在东北地区,小时候听老人讲过一个与火炕有关的故事:话说民国时期东北某地征兵,征兵负责人把村里的青年集合起来,围炕而坐,进行动员宣传。可青年们不愿当兵,所以都沉默不表态。负责人就吩咐他人一个劲地烧炕,炕上热得烫屁股,有人热得受不了就站起来了,站起来就算同意参军了。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并未得到考证,但内容却体现了火炕与东北民众生活的密切关系。东北人对幸福的理解也和炕密切相关,所谓“三十亩地一头牛,老婆孩子热炕头”。
以上说的是大型取暖设备,接下来再说说古人小型的取暖物件。最常见的是火盆,就是在盆里烧炭火。有条件的富贵人家用精致点的金属火盆,没条件的平民人家就用泥盆。因为火盆里要烧木炭或柴火取暖,所以薪炭在古代是生活的必需品。那时候官员发俸禄,不光发钱发米,还要发薪炭。今天年薪、月薪中的“薪”,最初就是薪炭柴火的意思。薪炭在古代居家生活中非常重要,这一点在电视剧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第一集中就有体现——为了薪炭,家里人竟要勾心斗角。
“围炉而坐”是古代冬日里常见的居家景象。有的朋友会担心,古人冬天在屋里烧火盆取暖,会不会一氧化碳中毒?首先,古代房屋的密封效果没有今天这么好,房屋到处漏风,所以一氧化碳堆积浓度不高,达不到中毒的浓度。另外,火盆是开放式的,氧气与火盆的接触面积很大,一般不存在燃烧不充分导致一氧化碳堆积的情况。所以古代因冬天取暖而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不多。但不多不代表没有,有学者就猜测:曹操的重要谋士荀彧可能就死于一氧化碳中毒。据说古代人冬天烧火盆时,会在屋里放一盆冷水,如果发现有人迷昏,就用冷水清醒一下。到了清朝,人们已经知道白萝卜汤能解一氧化碳的毒。民间就有这样一个传说:晚清时,一个宫女疑似一氧化碳中毒,慈禧太后就让人把她扶到通风处喂她白萝卜汤解毒。
火盆形制比较大,不方便移动,所以古人又发明了火盆的迷你版——手炉。顾名思义,就是可以捧在手上的炭炉,里面装着尚有余温的炭灰,走到哪里都可以拿着取暖。明清时期是手炉最为风靡的时代,《红楼梦》里就经常提到手炉。明清时的手炉工艺也达到了鼎盛,好的手炉本身也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。那时,大户人家使用手炉时还会在里面放些香料或药材,这样不光能取暖,还能当香薰用。 ↑返回顶部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