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十二章 六脉的秘密(3 / 4)
文武六侍是朱允炆亲自挑选组织的一个机构,武六侍已经暴露出来,教授杨应能,监察御使叶希贤,金吾卫指挥使岳松,驸马都尉梅殷,翰林院编修程济,以及少监王钺,这六个人都是身怀异术的高手,只不过除了自爆的王钺和一直被秘密关押的程济,其余四人都是生死未知。
相比武侍,这文侍就更隐蔽了,他们隐蔽到这些人都不知道对方是谁,所有的史书典籍上也都没有一字一句的记载。因为文六侍肩负着一项更特殊的使命,他们分别掌管属于自己的核心机密,除非皇上有谕令,否则绝不现身。
而刘子风,正是文六侍的成员之一。
更确切地说,张瑞、沈康、蔡离也是其中的成员,还有另外二人还不知姓名,他们六个人组成了文六侍组织,分别替朱允炆守护六个地方,保管六件十分重要得法器,这物品是朱棣日夜想要得到的,甚至说这些东西的作用比玉玺都要重要得多。
玉玺是明面上的皇位传承,是一种身份的象征。
而这六样东西却是内里的传承,是朱元璋精心设计,传承给后世的王位象征,所以更不可或缺。
这东西太重要了,朱棣不可能没听过,只是他毕竟不是太子,也不是朱元璋当初既定的传人,所以这消息他也只是一知半解。建文四年,朱允炆战败出逃,朱棣就开始大肆捕杀建文旧臣,许多忠臣被处以极刑,甚至株连九族,下场惨不忍睹。一方面,铲除异己、祛除旧臣是朱棣的常规做法;另一方面,调查这些人是不是六侍的成员才是他最终目的。
这肃清行动持续了好几年,刘子风等人能幸存下来,还能在朝中为官,足可见当年组建天章六侍时,建文帝的远见和心思,这六个人埋得极深,所以根本没有人会怀疑这些人。
所以,到此可以明确,七煞门的人根本不是朱允炆派来的,而是来针对朱允炆的,盗取朱允炆留下的六件重要法器,重新开启属于他自己的一个时代。朱允炆不过是这人掩盖他真正目的的一个幌子罢了。
那七煞门的人是朱棣派出的?
也不是!若是朱棣知道了东西在刘子风手里,他根本不需要派出这些所谓的江湖人士,他只需要安个罪名抓了刘子风严刑拷打便是了,这人一入锦衣卫,是没有多少人可以招架得住的,所以想要夺取这六件法宝的人另有其人。
一个不甘心现在局势,想要扭转乾坤的人!
那幕后这个人究竟是谁,是一手策划朱棣造反,而后却一反常态蛰伏不语的道衍,还是高居太子之位,却有名无实处处低声下气的朱高炽,还是位居藩王,不甘心只为人臣的朱高煦、朱高燧?这个人的名字似乎是呼之欲出了。
秦明等人现在终于明白了刘子风之前说的话的意思了,果然这是一个关乎自己身家性命,关乎金吾卫命运,甚至大明江山的大事!秦明就算不关心这党羽争斗,但也明白这事态的严重性。按理说他们身为金吾卫,这刘子风为建文旧臣,还是天章死侍之一,那么知道这个情况理应立即上报皇上才对。
但是一来三人已经答应了刘子风保密的要求,二来刘小芷与他们三个有着不深不浅的交情,三来刘子风的为人口碑他们也很清楚,若是这样举报着实非英雄好汉所为,另外,案件已经查到这个地步,若不刨根究底也不是这三个人的性格。
秦明问了一个核心的问题:“那这六件法宝究竟是什么东西,有什么用?”
刘子风叹道:“这事说来话长,要追溯到明太祖为何在南京城建都了。”
元末朱元璋攻占了集庆路,改名为应天府,开始准备在南京建都立业。南京城倚靠长江天险,又是鱼米之乡,民生富庶,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个十分理想的定都之地,只是南京作为明朝首都也有一个很大缺点,那就是风水不够好!千年之前,秦始皇巡游长江下游一带,见南京虎踞龙盘、黄旗紫盖,藏有王者之气,心生忧虑,恐后人借势于此,特地命人凿地脉、断连冈,并埋金以镇之,谓此处为金陵。从此金陵虽王气尚存,但已是睡狮病虎,气运不长,东吴、东晋和宋、齐、梁、陈六朝在此建都均是国祚不永,很多风水师自然开始纷纷质疑南京的王气,提出了“金陵山形散而不聚,江流去而不留,非帝王之都也”的观点。
偏偏朱元璋这人最重风水,他对此顾虑再三,定都一事也是一拖再拖。好在他的手下有一赫赫有名的术士,刘基刘伯温。刘伯温献了一策,力保金陵风水绵长,大明江山永固。刘伯温所献的计策,便是在南京城内设下六脉风水大阵,传言这风水大阵由六处奇穴而出,绵连交叉,上可借天象,下可稳地脉,更可汇聚阴阳五行之精髓,让王气聚而不散,历久弥新,刘伯温还在这六处穴眼内放入六座宝塔,意为镇穴。听闻这宝塔结合阵法可变化出文象和武象两种阵形,适应不同帝王的不同执政风格,确保大明社稷兴旺永康。太祖朱元璋尚武,这阵法自然是以武象为主,而后建文帝朱允炆好文,这阵法自然就在登基之时改为了文象,文武交替,犹如阴阳轮转,这既有利于平衡也让发展变得有急有缓,符合了很多王朝发展的一个特点,只是后来朱棣造反,直接夺了帝位,这风水大阵的秘密未能及时传承,自然就随着朱允炆的逃亡而隐藏在历史长河中。
刘子风的这一说法简直是匪夷所思,但却也契合了白齐一开始的预测,所谓的雷火盗窃案果然不是单纯的案件,而是与风水有关,只是这其中的关联太过诡奇,有太过机密,所以南淮安虽然看出了一些端倪,但却不肯介入其中。白齐突然惊了一下,那这么说这刘府的地下一定有一处刘子风所说的穴眼了!
果然,刘子风说道:“这聚珍阁的下面确实有一处穴眼,它叫地泉穴。”
他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囊包裹的物件,递给秦明:“这是打开地泉穴的钥匙,我保管的法器叫太渊玉塔,就藏在这地穴下的玉泉之中,我现在把钥匙移交给你们,希望你们能妥善处置。”
秦明一时间有些不敢接这东西,并非它危险,而是承载了太沉重的东西,就凭他们三个初出茅庐的小子,能接得了这么大的一个担子吗?这压力真的太大了!而且最关键的是,秦明嗅出了一丝不安的气息,毕竟这件事关乎刘府上下全有人的性命,刘子风凭什么这么信任他们三个人,光凭刘小芷的几句话?不可能,刘子风的目的肯定不会这么单纯,他这么突然地把这件事告诉秦明他们肯定是有另外的目的,当然刘子风作为正三品侍郎,病死的骆驼比马大,也有的是办法确保他们三个不敢造次,很可能这废墟的附近现在都已经埋伏了数不清的高手,一旦秦明等人稍稍做得不妥,等待他们的便是如飞蝗般的暗箭!
秦明突然明白了,这是一个旋涡,自己一旦接了钥匙,就会卷入其中,就意味着做出了选择,不可能再全身而退!他秦明是想拨开这层层迷雾,还是浑然不觉任人摆布?这是个两难的选择!
良久,秦明心中终于有了答案,他接了钥匙道:“那敢问刘大人,我们要怎么做?”
刘子风嘿嘿笑了起来:“会有人来找你们的,他会告诉你们具体怎么做,在此之前,保管好这枚钥匙就是了!对了,我听小芷说,你有一把匕首叫藏锋?请秦侍卫务必要好好保管,尽量不要在人前显露,毕竟取名藏锋二字,便是要你藏好锋芒,不到关键时刻,切不可暴露锋锐!”
刘子风说完这些,感觉整个人越发疲惫,显然他真的快到油尽灯枯之时,他躺在轮椅上歇了好一会儿,才朝刘小芷道:“我们出来久了,必然也要被人怀疑,先回去吧。”
二人离去,残垣断壁间,只留下愕然的秦明、白齐和荆一飞。
秦明摸了摸自己右臂上的匕首,隔着薄薄的衣裳,能清晰感受到匕首上散发出的寒意和杀气。
这不可抵挡的藏锋究竟有什么来头? ↑返回顶部↑
相比武侍,这文侍就更隐蔽了,他们隐蔽到这些人都不知道对方是谁,所有的史书典籍上也都没有一字一句的记载。因为文六侍肩负着一项更特殊的使命,他们分别掌管属于自己的核心机密,除非皇上有谕令,否则绝不现身。
而刘子风,正是文六侍的成员之一。
更确切地说,张瑞、沈康、蔡离也是其中的成员,还有另外二人还不知姓名,他们六个人组成了文六侍组织,分别替朱允炆守护六个地方,保管六件十分重要得法器,这物品是朱棣日夜想要得到的,甚至说这些东西的作用比玉玺都要重要得多。
玉玺是明面上的皇位传承,是一种身份的象征。
而这六样东西却是内里的传承,是朱元璋精心设计,传承给后世的王位象征,所以更不可或缺。
这东西太重要了,朱棣不可能没听过,只是他毕竟不是太子,也不是朱元璋当初既定的传人,所以这消息他也只是一知半解。建文四年,朱允炆战败出逃,朱棣就开始大肆捕杀建文旧臣,许多忠臣被处以极刑,甚至株连九族,下场惨不忍睹。一方面,铲除异己、祛除旧臣是朱棣的常规做法;另一方面,调查这些人是不是六侍的成员才是他最终目的。
这肃清行动持续了好几年,刘子风等人能幸存下来,还能在朝中为官,足可见当年组建天章六侍时,建文帝的远见和心思,这六个人埋得极深,所以根本没有人会怀疑这些人。
所以,到此可以明确,七煞门的人根本不是朱允炆派来的,而是来针对朱允炆的,盗取朱允炆留下的六件重要法器,重新开启属于他自己的一个时代。朱允炆不过是这人掩盖他真正目的的一个幌子罢了。
那七煞门的人是朱棣派出的?
也不是!若是朱棣知道了东西在刘子风手里,他根本不需要派出这些所谓的江湖人士,他只需要安个罪名抓了刘子风严刑拷打便是了,这人一入锦衣卫,是没有多少人可以招架得住的,所以想要夺取这六件法宝的人另有其人。
一个不甘心现在局势,想要扭转乾坤的人!
那幕后这个人究竟是谁,是一手策划朱棣造反,而后却一反常态蛰伏不语的道衍,还是高居太子之位,却有名无实处处低声下气的朱高炽,还是位居藩王,不甘心只为人臣的朱高煦、朱高燧?这个人的名字似乎是呼之欲出了。
秦明等人现在终于明白了刘子风之前说的话的意思了,果然这是一个关乎自己身家性命,关乎金吾卫命运,甚至大明江山的大事!秦明就算不关心这党羽争斗,但也明白这事态的严重性。按理说他们身为金吾卫,这刘子风为建文旧臣,还是天章死侍之一,那么知道这个情况理应立即上报皇上才对。
但是一来三人已经答应了刘子风保密的要求,二来刘小芷与他们三个有着不深不浅的交情,三来刘子风的为人口碑他们也很清楚,若是这样举报着实非英雄好汉所为,另外,案件已经查到这个地步,若不刨根究底也不是这三个人的性格。
秦明问了一个核心的问题:“那这六件法宝究竟是什么东西,有什么用?”
刘子风叹道:“这事说来话长,要追溯到明太祖为何在南京城建都了。”
元末朱元璋攻占了集庆路,改名为应天府,开始准备在南京建都立业。南京城倚靠长江天险,又是鱼米之乡,民生富庶,无论从哪方面来看都是个十分理想的定都之地,只是南京作为明朝首都也有一个很大缺点,那就是风水不够好!千年之前,秦始皇巡游长江下游一带,见南京虎踞龙盘、黄旗紫盖,藏有王者之气,心生忧虑,恐后人借势于此,特地命人凿地脉、断连冈,并埋金以镇之,谓此处为金陵。从此金陵虽王气尚存,但已是睡狮病虎,气运不长,东吴、东晋和宋、齐、梁、陈六朝在此建都均是国祚不永,很多风水师自然开始纷纷质疑南京的王气,提出了“金陵山形散而不聚,江流去而不留,非帝王之都也”的观点。
偏偏朱元璋这人最重风水,他对此顾虑再三,定都一事也是一拖再拖。好在他的手下有一赫赫有名的术士,刘基刘伯温。刘伯温献了一策,力保金陵风水绵长,大明江山永固。刘伯温所献的计策,便是在南京城内设下六脉风水大阵,传言这风水大阵由六处奇穴而出,绵连交叉,上可借天象,下可稳地脉,更可汇聚阴阳五行之精髓,让王气聚而不散,历久弥新,刘伯温还在这六处穴眼内放入六座宝塔,意为镇穴。听闻这宝塔结合阵法可变化出文象和武象两种阵形,适应不同帝王的不同执政风格,确保大明社稷兴旺永康。太祖朱元璋尚武,这阵法自然是以武象为主,而后建文帝朱允炆好文,这阵法自然就在登基之时改为了文象,文武交替,犹如阴阳轮转,这既有利于平衡也让发展变得有急有缓,符合了很多王朝发展的一个特点,只是后来朱棣造反,直接夺了帝位,这风水大阵的秘密未能及时传承,自然就随着朱允炆的逃亡而隐藏在历史长河中。
刘子风的这一说法简直是匪夷所思,但却也契合了白齐一开始的预测,所谓的雷火盗窃案果然不是单纯的案件,而是与风水有关,只是这其中的关联太过诡奇,有太过机密,所以南淮安虽然看出了一些端倪,但却不肯介入其中。白齐突然惊了一下,那这么说这刘府的地下一定有一处刘子风所说的穴眼了!
果然,刘子风说道:“这聚珍阁的下面确实有一处穴眼,它叫地泉穴。”
他从怀中掏出一个锦囊包裹的物件,递给秦明:“这是打开地泉穴的钥匙,我保管的法器叫太渊玉塔,就藏在这地穴下的玉泉之中,我现在把钥匙移交给你们,希望你们能妥善处置。”
秦明一时间有些不敢接这东西,并非它危险,而是承载了太沉重的东西,就凭他们三个初出茅庐的小子,能接得了这么大的一个担子吗?这压力真的太大了!而且最关键的是,秦明嗅出了一丝不安的气息,毕竟这件事关乎刘府上下全有人的性命,刘子风凭什么这么信任他们三个人,光凭刘小芷的几句话?不可能,刘子风的目的肯定不会这么单纯,他这么突然地把这件事告诉秦明他们肯定是有另外的目的,当然刘子风作为正三品侍郎,病死的骆驼比马大,也有的是办法确保他们三个不敢造次,很可能这废墟的附近现在都已经埋伏了数不清的高手,一旦秦明等人稍稍做得不妥,等待他们的便是如飞蝗般的暗箭!
秦明突然明白了,这是一个旋涡,自己一旦接了钥匙,就会卷入其中,就意味着做出了选择,不可能再全身而退!他秦明是想拨开这层层迷雾,还是浑然不觉任人摆布?这是个两难的选择!
良久,秦明心中终于有了答案,他接了钥匙道:“那敢问刘大人,我们要怎么做?”
刘子风嘿嘿笑了起来:“会有人来找你们的,他会告诉你们具体怎么做,在此之前,保管好这枚钥匙就是了!对了,我听小芷说,你有一把匕首叫藏锋?请秦侍卫务必要好好保管,尽量不要在人前显露,毕竟取名藏锋二字,便是要你藏好锋芒,不到关键时刻,切不可暴露锋锐!”
刘子风说完这些,感觉整个人越发疲惫,显然他真的快到油尽灯枯之时,他躺在轮椅上歇了好一会儿,才朝刘小芷道:“我们出来久了,必然也要被人怀疑,先回去吧。”
二人离去,残垣断壁间,只留下愕然的秦明、白齐和荆一飞。
秦明摸了摸自己右臂上的匕首,隔着薄薄的衣裳,能清晰感受到匕首上散发出的寒意和杀气。
这不可抵挡的藏锋究竟有什么来头? ↑返回顶部↑